
以官俸养亲。古人认为官俸本为养亲之资。 汉 焦赣 《易林·革之观》:“飞不远去,法为罔待,禄养未富。”《魏书·辛雄传》:“﹝ 辛雄 ﹞又为《禄养论》,称 仲尼 陈五孝,自天子至庶人无致仕之文……以为宜听禄养,不约其年。” 唐 司空图 《卢公神道碑》:“禄养之荣,孝敬之美,一时罕及也。”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馀恨》:“你今日荣归故里,光耀祖宗,虽是他生前不能享你的禄养,死后亦得沾你的恩典。” 清 唐孙华 《暮春杂诗》之五:“至今虚禄养,早计失躬耕。”
“禄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以官俸奉养父母,强调古代官员用俸禄履行孝道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禄”指官吏的俸禄,“养”意为赡养。合指官员用俸禄供养双亲,体现了古代“忠孝一体”的观念。古人认为,做官获得的俸禄本质是用于赡养父母,而非个人享受。
出处 | 例句 | 说明 |
---|---|---|
汉·焦赣《易林》 | “禄养未富” | 反映汉代禄养观念 |
《魏书·辛雄传》 | “宜听禄养,不约其年” | 讨论禄养与退休制度 |
唐·司空图《卢公神道碑》 | “禄养之荣,一时罕及” | 唐代对禄养的推崇 |
该词现已罕用,主要用于研究古代伦理或文学赏析。其背后“经济供养+精神尽孝”的双重内涵,仍对现代家庭伦理有启发意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魏书》《易林》等古籍原文(参考、6)。
禄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包含了“禄”和“养”两个字。它的意思是赏赐和抚养。
禄字的拆分部首是示部,笔画数为9画;养字的拆分部首是八部,笔画数为7画。
禄养这个词是从古代儒家经典文献中提取而来。禄有给予的义务,养有抚育的义务,禄养的含义就是赏赐和抚养。
禄养的繁体字为祿養。
在古代,禄和养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禄的古字形为圥,养的古字形为福。
1. 儿子通过考试,得到了国家的禄养。 2. 这位富商慷慨解囊,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了禄养。
禄养可以与其他词语结合形成新的词汇,例如:禄位、奉养、岁赐。
赏赐、供养、德政、恩赐。
剥夺、断绝、断供、贫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