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洛口仓的意思、洛口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洛口仓的解释

古粮仓名。又名 兴洛仓 。 隋 大业 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 河南省 巩县 东南。因地处旧 洛水 入 黄河 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 大业 十三年(公元617年), 瓦岗 农民起义军攻克此仓,并增筑 洛口城 ,周围四十里。 唐 开元 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复置 洛口仓 于此。《通鉴考异·隋炀帝大业十二年》《革命记》:“ 密 説 让 曰:‘ 洛口仓 米逾巨亿,请公发一札之令,使 密 奉之,告诸道英雄,就仓喫米,必当云合响应,受命於公,然后称帝号以定中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洛口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粮仓,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历史沿革 洛口仓又名兴洛仓,始建于隋大业二年(606年),位于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的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其名称源于地理位置,因地处洛水入黄河口而得名。该仓在唐代开元年间(733年)曾复置,后逐渐废弃。

二、规模与结构 仓城周长约20余里,建有地窖3000个,每窖可储粮8000石,总容量达2400万石,是隋代规模最大的粮仓。唐代瓦岗军占领后扩建仓城至40里,进一步强化其战略地位。

三、战略价值与历史作用

  1. 漕运枢纽:依托大运河三岔口的地理优势,成为南北漕粮集散中心,辐射洛阳、长安及全国。
  2. 政权命脉:隋末瓦岗军通过攻占洛口仓并开仓济民,迅速壮大势力,李密更在此称“魏公”,建立政权。
  3. 经济保障:存储江淮、山东等地漕粮,供应东都洛阳、赈济灾荒及军事征伐(如隋炀帝征高丽)。

四、选址科学性

五、文化意义 现代语境中,“洛口仓”常被引申为物资丰裕的象征,其历史也反映了古代仓储制度与政权兴衰的紧密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二

洛口仓的意思

《洛口仓》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洛阳地区的仓库。洛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都之一,因此洛阳地区的仓库被称为洛口仓。

拆分部首和笔画

洛口仓的部首是水(氵)部,总共由11画组成。

来源

洛口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建都洛阳的时期,它是作为古代洛阳的重要设施而得名。

繁体

在繁体中,洛口仓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洛口仓的写法可能会稍有变化,但一般仍然以现代的洛口仓为基础。古代的书法风格可能会对字形进行一些变化,但整体上仍然可以辨认出洛口仓这个词。

例句

1. 我们需要将这批粮食存放在洛口仓中。

2. 这个洛口仓是古代洛阳贮存粮食的重要场所。

组词

1. 仓库:指储存物品的建筑或场所。

2. 洛阳: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古都。

近义词

1. 粮仓:指储存粮食的仓库。

2. 库房:指储存物品的房间或建筑。

反义词

1. 出口:指物品或人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2. 仓储:指储存物资的行为,与仓库相对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