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雒书的意思、雒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雒书的解释

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雒,通“ 洛 ”。《汉书·五行志上》:“ 禹 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参见“ 洛书 ”、“ 河图洛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雒书(又称"洛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与河图并称的重要文化符号,其名称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据《尚书·洪范》记载,大禹治水时神龟负文出于洛水,其背甲呈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的九宫数理排列,这种数字组合被后世称为洛书之数。

从文字学角度分析,"雒"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鵋鶝也",本义指猫头鹰,后假借为"洛"字使用。汉代郑玄在《周易注》中明确将"雒书"等同于"洛书",认为二者系同一概念的不同书写形式。九宫数理体系以五居中宫,奇偶相配形成纵横斜皆十五的数学方阵,这种结构被收录于《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古代关于天文历法的图式"。

在哲学层面,《黄帝内经·灵枢》运用洛书数理解释人体九窍对应,宋代朱熹《周易本义》则将其与先天八卦相配合,形成中国特有的宇宙观模型。现代考古发现,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版图案(距今5300年)已显现出类似洛书的方位布局。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雒书是否真实存在过实体文献,历代学者存在争议。清代胡渭《易图明辨》考证认为现存洛书图式实为宋代道士陈抟所作,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中华文化元典的象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雒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个术语,其含义及背景可综合多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雒书即“洛书”,是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文献。“雒”为通假字,同“洛”,因此“雒书”与“洛书”含义一致。

二、出处与背景

据《汉书·五行志上》记载:“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传说大禹治水时获得《雒书》,并据此整理出《洪范》九畴(治理国家的九类大法),成为儒家经典《尚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文化关联

雒书常与“河图”并称,合为“河图雒书”(或“河图洛书”),被视为中国古代神秘的文化符号,象征天地法则与治国智慧。其内容被认为包含数字排列、方位布局等宇宙规律,对《周易》、阴阳五行学说有深远影响。

四、现代解读

  1. 文字学角度:雒书中的“雒”为“洛”的异体字,源于古代地名“雒水”(今河南洛河)。
  2. 文献学意义:雒书是研究《尚书》成书过程及先秦哲学思想的重要概念。
  3. 符号象征:雒书常以“九宫格”形式呈现(如“戴九履一”数阵),被后世用于占卜、风水等领域。

参考资料说明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词典及文献释义(如沪江在线词典、汉语辞海等),若需完整考据可查阅《汉书》《尚书》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閟绝蔽翳残羹剩饭昌辉称孤池沤椽头烧饼大马哈鱼大拿断舌方蓬发吐费损饙饭覆閲丐首国事犯怀刑画瓶盛粪扈阁旌旗卷舒金戚计务巨衍客家孔跖料敌如神玲珑剔透梨枣木板书宁夏旁门小道跑旱船皮骨前圣气盖山河青鵽曲射炮日转千阶三逆三细使唤耍逗殊恩水婔水磑説法台斯里兰卡酸款同甘苦铜駞刎颈交缃荷县令纤靡贤强消缴削切枭贼孝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