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载的意思、论载的详细解释
论载的解释
论说和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今 汉 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唐 韩愈 《答元侍御书》:“谨详足下所论载,校之史法,若济者固当得附书。”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二章:“其学説散见於史学道学诸书中……各种问题,多所论载。”
词语分解
- 论的解释 论 (論) ù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看待:一概而论。 衡量
- 载的解释 载 (載) à 装,用交通工具装:载客。载货。载重。载体。装载。满载而归。 充满:怨声载道。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载歌载舞。 姓。 笔画数:; 部首:车;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论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
字义分解:
- 论(lùn): 本义为议论、分析和说明事理,引申为评论、论述、衡量等义。
- 载(zǎi): 本义为乘坐,引申为记录、记载、承载等义。此处取其“记载、记录”之意。
-
合并释义:
“论载”意指评论并记载,或在记载的同时加以评论、论述。它强调的不仅是对事实或事件的单纯记录,更包含了记录者对其的分析、评价和见解。常用于指史书撰写或重要文献的编纂过程,即史家或作者在记叙史实、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论断。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 对“论载”的解释为:“评论记载。” 其引用的书证是《史记·太史公自序》:“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第七十。太史公曰: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 其中“论考之行事”即包含“论载”之意。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未直接收录“论载”词条,但根据其分别对“论”和“载”的释义(“论”:分析和说明事理;议论;评论等。“载”:记载;刊登等),可以合理推断“论载”为“评论并记载”之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古籍用例参考:
“论载”一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是史学著作中:
- 《史记·太史公自序》: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 (此处“论考”与“论载”意近,指评论考订史实并记载下来)。 (来源:[汉]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 《汉书·司马迁传》: 班固在评价司马迁时也提到其“论载”之功。 (来源:[汉]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62.)
“论载”是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汇,核心含义是评论并记载。它强调在记录事实、事件或思想时,融入记录者的分析、评价和观点,常见于历史编纂和学术著述领域,体现了“述”与“作”的结合。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并在《史记》、《汉书》等经典史籍中有实际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论载”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论载(拼音:lùn zǎi)指“论说和记载”,即通过文字对事物进行评述与记录的综合过程。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强调对历史事件的论述与记录的重要性。
二、字义分解
-
论(lùn)
- 核心含义为“分析说明道理”,如评论、讨论。
- 在“论载”中,侧重“评述”或“系统性阐述”的层面。
-
载(zǎi)
- 此处读作第三声,意为“记录、刊登”,如记载、刊载。
- 与“论”结合,强调将评述内容以文字形式留存。
三、用法与语境
-
历史文献中的应用
多见于史书或学术著作,如唐代韩愈《答元侍御书》中“谨详足下所论载”,指对所述内容的系统性记录与评析。
-
现代扩展含义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评价或记录的标准与方法”,例如“论载需客观公正”。但此用法相对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四、相关示例
- 古籍例句: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鶡冠子》)
- 现代造句:
“学者在论文中对古代礼仪制度进行了详细论载。”
“论载”的核心是“评述+记录”的双重行为,常见于学术与历史领域。需注意其读音(lùn zǎi)及与“载(zài)”(表“装载”义)的区别。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史记》等权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不攻自破步环藏锋敛鋭长缨冲繁虫锼臭味储户猝嗟村粗敦厉多嘴多舌发点泛称泛浮飞神靊霳阁本隔帛儿灌渎估逼诂解黑古董横坐标猴年花把势黄桦弓湖州镜佳句谫识徼天界絶君子仇开尔文电桥嫘祖凌室纶音茅卜美諡逆臣贼子涅幰捏着鼻子朴陋戕虐潜源轻狂琼姬穷日之力柔肠百结肉畜少亡省墓神器殊轨讬旨五百无私无畏瞎驴欀头仙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