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纶言。帝王的诏令。 唐 刘禹锡 《谢赐冬衣表》:“三军挟纊,俯听纶音,九月授衣,载驰天使。” 宋 李纲 《恭闻诏书褒悼陈少阳》诗之一:“哀痛纶音洒帝章,赐金赠秩事非常。” 明 沉受先 《三元记·格天》:“蒙勑命,听纶音,端象简,正云冠。”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六:“崇拜他的人自然是如听纶音,但不崇拜他的在背后也就有些烦言。”
“纶音”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纶音”指帝王的诏书或旨意,是古代对皇帝言论的尊称。该词源自《幼学琼林·朝廷》:“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历史用例
音乐与声音的比喻
部分文献(如)提到“纶音”可形容琴声悠扬和谐,或比喻悦耳的声音。此用法可能与“纶”字本义(丝线,如琴弦)相关,但属于引申义,使用较少。
佛教相关释义
提到“纶音佛语”一词,将“纶音”解释为琵琶丝弦上的佛法真理,或佛教哲理语言。此义项多见于特定宗教或文学语境。
“纶音”以“帝王诏令”为核心含义,常见于历史文献;其他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幼学琼林》及唐宋诗文(如、3)。
纶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第一个字是“纶”,第二个字是“音”。
“纶”的拆分部首是“纟”,共有7画;“音”的拆分部首是“立”,共有9画。
“纶音”一词源自于古代文献《尚书·颂》中的描述,用来形容美妙的音乐声。
在繁体字中,词语“纶音”可以写作“綸音”。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纶音”一词中的字形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具体的古时候汉字写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1. 那场音乐会上奏出的纶音,让人如痴如醉。
2. 这首曲子的纶音,让人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纶音没有常见的组词用法。
纶音的近义词可以包括悦耳、动听、悠扬等。
纶音的反义词可以包括刺耳、难听、嘈杂等。
挨肩搭背贝编本兵府辩嘴蔽日遮天鱍剌捕案不尽然稠沓悼慄刁泼揲蓍草发蒙解惑逢山开路风漪工作面挂帅孤旷寒纬赫兹浣练剑仙截发剉稾鸡毛店进俸金兰簿紧锣密鼓就让科订匡当冷货离疾令牌纶组节约逻檀庐山会议緑蓁蓁濛笼门臼目空余子木上座沤罨平窿前半晌倾城请谢羣喙塞南神会心融疏米傥佯掏摝天功玩憇委币五服消敛校释西番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