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利的意思、完利的详细解释
完利的解释
(1).坚固适用。《管子·立政》:“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上完利,监一五乡,以时钧修焉,使刻鏤文采,毋敢造于乡,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 杨倞 注:“完,坚也;利,谓便于用,若车之利转之类也。”
(2).指坚固锋利。《汉书·晁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
词语分解
- 完的解释 完 á 全:完备。完全。完整。完善。完好。完璧归赵。覆巢无完卵。 尽,无:用完了。煤烧完了。 做成,了结:完毕。完成。完结。 交纳:完粮。完税。 姓。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利的解释 利 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刀口快,针尖锐,与
专业解析
“完利”是一个文言色彩较浓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单字“完”和“利”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
-
“完”的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 完整、完好无损。《说文解字》:“完,全也。” 指事物没有缺损,保持其应有的整体状态。
- 引申义:
- 保全: 使事物保持完整,不受损害。如“完璧归赵”。
- 坚固: 结构紧密,不易损坏。如“城郭不完”。
- 修缮: 使破损的东西恢复完整。如“修完”。
- 完成: 事情做成功,达到终点。如“完工”、“完毕”。
-
“利”的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 锋利(与“钝”相对)。《说文解字》:“利,铦也。” 指刀口快,容易切割。
- 引申义:
- 顺利、便利: 事情进展没有阻碍。如“成败利钝”。
- 利益、好处: 对人或事有积极意义的事物。如“有利可图”、“兴利除弊”。
- 利润: 经济活动中的盈余。如“牟利”。
- 使有利: 使…得到好处。如“利国利民”。
-
“完利”的合成含义:
将“完”和“利”的含义结合起来,“完利”通常指:
- 坚固而锋利: 这是最直接和常见的含义,尤其用于描述武器、工具等器物。指器物本身结构坚固耐用(完),同时其刃口或功能部分非常锐利有效(利)。例如形容刀剑、农具等。
- 完善而有益: 在更抽象的层面,可以引申指事物(如制度、措施、方法等)本身完备周全(完),并且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或带来实际的好处(利)。
文献佐证:
- 坚固锋利: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虞庆为屋,谓匠人曰:‘屋太尊。’匠人对曰:‘此新屋也,涂濡而椽生…’虞庆曰:‘不然。夫濡涂重而生椽挠,以挠椽任重涂,此宜卑。更日久则涂干而椽燥。涂干则轻,椽燥则直,以直椽任轻涂,此益尊。’匠人诎,为之,而屋坏。… 虞庆之言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 故虞庆之言虽辩,匠人不能造;… 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 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为治也。夫慕仁义而弱乱者,三晋也;不慕而治强者,秦也,然而未帝者,治未毕也。故明主举实事,去无用,不道仁义者故,不听学者之言。今不知治者必曰:‘得民之心。’欲得民之心而可以为治,则是伊尹、管仲无所用也,将听民而已矣。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夫婴儿不剔首则腹痛,… 慈母治之,然犹啼呼不止,婴儿子不知犯其所小苦致其所大利也。今上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而以上为酷;修刑重罚以为禁邪也,而以上为严;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斗,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民不知悦也。夫求圣通之士者,为民知之不足师用。… 故举士而求贤智,为政而期适民,皆乱之端,未可与为治也。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此处韩非子用“完利”形容器物坚固锋利,用以比喻严刑峻法等治国手段虽看似严酷,却能带来国家强大的“大利”,如同良药苦口利于病。
- 《淮南子·修务训》:“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及加之砥砺,摩其锋鄂,则水断龙舟,陆剸犀甲。明镜之始下型,矇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鬓眉微豪可得而察。夫学,亦人之砥锡也。而谓学无益者,所以论之过。… 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何则?服习积贯之所致。故弓待檠而后能调,剑待砥而后利。玉坚无敌,镂以为兽,首尾成形,礛诸之功。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隐括之力。唐碧坚忍之类,犹可刻镂,揉以成器用,又况心意乎!… 夫七尺之形,心知忧愁劳苦,肤知疾痛寒暑,人情一也。圣人知时之难得,务可趣也,苦身劳形,焦心怖肝,不避烦难,不违危殆。… 盖闻传书曰:‘神农憔悴,尧瘦臞,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胑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闻也。… 名可务立,功可强成。故君子积志委正,以趣明师;励节亢高,以绝世俗。何以明之?昔者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淬霜露,敕蹻趹,跋涉山川,冒蒙荆棘,百舍重跰,不敢休息,南见老聃。受教一言,精神晓泠,钝闻条达,欣然七日不食,如飨太牢。是以明照四海,名施后世,达略天地,察分秋豪,盛称汤武,处义神农、黄帝,执玄圭于心,而万物不能疑也。… 夫瘠地之民多有心者,劳也;沃地之民多不才者,饶也。由此观之,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故有符于中,则贵是而同今古;无以听其说,则所从来者远而贵之耳。此和氏之所以泣血于荆山之下。… 今剑或绝侧羸文,啮缺卷銋,而称以顷襄之剑,则贵人争带之;琴或拨刺枉桡,阔解漏越,而称以楚庄之琴,则室争鼓之。苗山之鋋,羊头之销,虽水断龙舟,陆剸兕甲,莫之服
网络扩展解释
“完利”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
坚固适用
指物品的质地坚固且符合实用需求。例如《管子·立政》提到工匠需确保器物“上完利”(),《荀子·王制》也强调“尚完利”以保障工具耐用性()。其中“完”指坚固,“利”强调适用性。
-
坚固锋利
多用于描述兵器或铠甲的性能。如《汉书·晁错传》指出“兵不完利”等同于赤手空拳,强调武器需兼具坚固与锋利的特性()。
二、用法特点
- 语境差异:第一层含义多用于日常器物,第二层则专指军事装备。
- 古籍关联:常见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如《管子》《荀子》《汉书》等()。
三、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可用于古文研究或文学创作中。例如:“工匠以完利为要,兵器以完利为先”(造句参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管子》《汉书》等古籍原文,或参考高权威性网页(如)的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住板闼宝摊必必剥剥並傳碧碗裁营赤頿楮桃储运大衣二氧化碳放笔風疙瘩釜中鱼诡欺沆沆鬨堂大笑红香还童诲迪健旺浇荡角蒿交戒畸流洽客筋髓绝门君卿舌开萌可怀控款款目襕幞趔趔趄趄陵突吏人卵细胞酿乱旁岔儿破禁迁惹情诗穷鱼球球蛋蛋任命三避骚边挻乱山叟设斋市刑四值功曹踏荒托根捖摩无伤无臭先情消荡小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