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 鹿櫨 ”。古时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车或绞盘。《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 汉 郑玄 注:“丰碑斵大木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后四角树之,穿中,於间为鹿卢,下棺以繂绕。天子六繂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晋书·石季龙载记上》:“钟一没于 河 ,募浮没三百人入 河 ,繫以竹絚,牛百头,鹿櫨引之乃出。”《古文苑·王褒<僮约>》:“屈竹作杷,削治鹿卢。” 章樵 注:“鹿卢引綆以汲井。” 明 高启 《题美人对镜图》诗:“晓院鹿卢鸣露井,玉人梦断梨云冷。”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古人谓物圆可转,及形圆腰细者,其音近於胡卢……汲具鹿卢是也。”参见“ 轆轤 ”。
(2).见“ 鹿卢剑 ”。
鹿卢是汉语中的古语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指古代汲水用的滑轮装置“辘轳”
“鹿卢”为“辘轳”的通假字,指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起重工具,常见于井口提水。此义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淮南子·说山训》载:“膏之杀鳖,鹊矢中蝟,烂灰生蝇,漆见蟹而不干,此类之推者也。故绳正,则出邪;准夷,则高下。”东汉高诱注:“绳正,出邪,犹鹿卢之正也。”此处以“鹿卢”比喻事物运行需遵循规律。
二、指剑柄端部的玉饰或代指宝剑
古代长剑柄首常以玉雕成辘轳状装饰,称为“鹿卢玉具剑”,后引申代指宝剑。如汉乐府《陌上桑》描写罗敷夫婿:“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唐代颜师古注《汉书》亦提及“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此类剑饰在战国至汉代贵族墓葬中屡有出土,如湖北荆州楚墓玉剑首即呈立体辘轳状,印证文献记载。
文化关联
“鹿卢”作为复合文化符号,既体现古代机械智慧(如汉代陶井模型常见辘轳装置),又象征礼制身份(玉具剑为贵族佩饰)。其双重含义在《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011页)及《辞源》(修订本,第3442页)均有系统收录,相关考古实证可参见《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0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鹿卢”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滑车或绞盘
指古代用于下葬时牵引棺木或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类似辘轳(即滑轮)。
军事与工程应用
部分文献提到其用于军事或大型工程,如搬运钟鼎等重物。
指剑柄缠绕丝绦、形似辘轳的装饰样式,多见于古代名剑。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进一步确认词义。
爱财舍命艾纳安国富民薄妆陂堨逋蛮不谐缠障澈亮伧头嗔心代位倒産掇采法鞭酆城剑风行草靡革留含霜后族货郎担坚果缴裹齎操基肥计吏惊吉利京丘楫师镌磨军命可鉴课外孔径泠纶蛮虫忙中有失门官排毁咆勃敲剥奇材神乐舍然大喜术学死战碎催檀慧讨本田茀贴调铜围铁马文陆温慰迕犯乡寺项窝相坐消夜图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