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tracurricular;outside class;after school] 正课以外
课外活动
学校上课以外的时间。如:课外作业;课外活动。
“课外”指学校课程计划之外的时间或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延伸空间。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课外”即“课程之外”,包括学生在校内外参与的非正式课程活动,如兴趣班、社团、阅读等。其核心特征是自愿性和灵活性,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
2. 分类与组织形式
3. 教育意义
课外活动能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培养实践能力、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4. 与课堂教学的区别
课堂教学是必修的、有固定课程计划的活动,而课外活动属于课余自主选择的范畴,即使选修课或自习课也不属于课外活动。
总结
“课外”既是时间概念(课程之外),也是教育形式概念(补充性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课外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拆分部首为讠和木,拆分笔画为8画。课外的意思是指课程之外的事物,通常指的是学校或课程以外的活动、学习或生活体验。
课外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原文为“自课于《诗》、《书》、《礼》、《乐》。”由此可见,最初指的是在课程之外的其他经典书籍。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外的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包括学校以外的各种兴趣活动、社交活动、补习等。
《课外》一词的繁体字为《課外》。
《课外》一词的古时候汉字写法有一些变化,主要是繁体字的演变。例如,《唐韻》中的写法为“闋外”,明代的《康熙字典》中写作“稞闌阅咼噲戒貳叢商瞟僊”等。
以下为几个使用课外一词的例句:
1. 我喜欢在课外读书,拓宽知识面。
2. 参加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她利用课外时间学习钢琴。
1. 课外活动
2. 课外阅读
3. 课外补习
4. 课外班
5. 课外考察
1. 课后 - 指课程结束后的时间或活动
2. 兴趣班 - 指学生根据兴趣报名参加的课程或活动
3. 课余 - 指课程之外的时间或事物
1. 课内 - 指课程中的内容或活动
2. 学校课程 - 指正式学校教学计划中的课程
3. 校内 - 指学校内部的活动或事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