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艾纳的意思、艾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艾纳的解释

亦作“ 艾蒳 ”。1.也称大艾。菊科。木质草本植物,叶互生,春末开花。我国产于 广东 、 广西 和 台湾 等省、自治区。将其叶片蒸馏后所得艾粉,精炼成艾片(也称冰片或艾脑香),可供药用,有解热、驱风、止痛、镇静之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艾纳香》﹝集解﹞引 马志 曰:“《广志》云:艾纳出西国,似细艾。”

(2).古松、梅等树皮上生出的一种莓苔。有香气。 唐 陆龟蒙 《苔赋》:“质被緑钱之美,香闻艾纳之奇。” 宋 周密 《浩然斋雅谈》卷中:“ 东坡 《梅》诗云:‘凭仗幽人收艾纳,国香和雨入莓苔。’艾纳,梅枝上苔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艾纳香》﹝集解﹞引 马志 曰:“《广志》云:……松树皮上緑衣,亦名艾纳,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艾纳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植物学释义

艾纳(学名:Blumea balsamifera)指菊科艾纳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中国华南及西南地区。《汉语大词典》记载,其叶片含天然冰片(龙脑),古代多用于制作香料或药材。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其“叶似枫香,气极芬烈”,可“通诸窍,散郁火”,印证了其药用价值。

二、姓氏文化释义

作为罕见姓氏,“艾纳”载于《中国姓氏大辞典》,属复姓类别,源自古代少数民族音译姓氏。据《姓氏考略》研究,该姓在元代文献中曾有记录,后逐渐汉化为单姓“艾”或“纳”,现存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

网络扩展解释

“艾纳”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一、植物学相关

  1. 菊科植物(大艾)
    艾纳香是菊科木质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其叶片可蒸馏提取艾粉(又称冰片或艾脑香),具有解热、驱风、止痛及镇静等药用功效。
    文献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及艾纳香产自西域,形似细艾,松树皮上的绿色附着物也称艾纳,可用于调和香料。

  2. 树皮上的莓苔
    古时松树、梅树等树皮上生长的带香气苔藓类植物,亦被称为“艾纳”。唐代陆龟蒙《苔赋》和宋代苏轼诗作中均提及此物,用于形容自然香气。


二、引申含义

部分词典(如、2)提到“艾纳”作为形容词,形容人或事物的高尚品质或优美特质,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艺术或品德的赞誉。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属于特定语境下的引申。


总结对比

类型 特征 用途/意义
菊科植物 木质草本,叶片可提炼艾粉 药用(解热、止痛等)
树皮莓苔 松、梅树皮苔藓,有香气 香料调和,文学意象
引申形容词用法 形容高尚优美(需结合具体文本) 文艺作品或人物品评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进一步区分其含义。如需药用或植物学信息,可参考《本草纲目》等权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闇饰白话诗笨货秉畀炎火沉博绝丽穿角履憁恫大熊猫等是殿春雕年顿食飜异粉壁感召公共休假日冠盖官属归高皓彩呵胶鸿逸宏壮后死华叶呼庚虎兕出柙见哭兴悲疾痗金屎法极神苛碎廉陛溜边龙旜逻逤檀泌乳女工女强人鞶裂凭引桥虹岐径秦王破阵乐任甚么扫黛上回绳屈市里施皮茨饰演碎折裙檀褐退运汪漾五极瑕砾襄阳炮校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