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筲。指容量小的盛器。亦借指少量的粮食。 唐 沉佺期 《伤王学士》诗:“吾徒禄未厚,筲斗愧相貽。”
“筲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字面意义
指容量较小的容器,常用于盛放水或粮食,如“斗筲”(古代计量单位,一斗为十升,一筲约一斗二升)。
例如唐代沈佺期《伤王学士》诗中的“筲斗愧相貽”,即用此意表达微薄的俸禄。
引申比喻
比喻人的心胸狭窄或才能有限,暗含无法容纳更多知识或见解的贬义。例如形容某人“见识如筲斗”,指其思维僵化、眼界狭隘。
需注意“筲斗”与“斗筲”的细微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诗句出处,可参考古典文献或权威词典。
筲斗(shāo dǒu)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表示一种用来盛放水或其他物质的工具,类似于漏斗。它由两个部首组成:⺮(竹)和 ⺡(缶),并且总共有12个笔画。
筲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使用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使用竹子制作的容器来盛装水或其他物质,这种容器形状独特,逐渐演变成现在所说的筲斗。
在繁体字中,筲斗的写法为「笊斗」。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筲斗的「筲」字通常写作「㝵」,而斗字则由两个部首组成,上面是一横,下面是一个口。
1. 她用筲斗将水从井里舀出来。
2. 这个筲斗可以用来过滤杂质。
组词:筲箕(shāo jī)、斗笠(dǒu lì)。
近义词:漏斗、滤料。
反义词:水桶、水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