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蕲竹编制的篾席。 宋 文同 《寄永兴吴龙图给事》诗之三:“使客不来公事少,一牀蘄簟石林寒。”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都人避暑》:“好事者则敞大舫,设蘄簟高枕取凉。”
蕲簟(qí diàn)是古代一种以蕲竹为原料编制的篾席,具有独特的工艺和文化价值。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蕲簟指用蕲州(今湖北蕲春)特产的大蕲竹劈篾编织而成的凉席。其质地光滑如薤叶,触感凉爽如玉石,且可折叠,是古代祛暑良品。部分资料提到“藕草制席”的说法,但多数权威来源均以蕲竹为原料,可能为不同历史时期的解释差异。
除字面意义外,蕲簟在文学中常象征安逸富贵的生活环境。如宋代文同诗“一牀蕲簟石林寒”,即以蕲簟暗喻闲适的官场状态。
若需进一步了解蕲竹工艺或相关诗词,可查阅《寄永兴吴龙图给事》《武林旧事》等文献(参考、6)。
《蕲簟》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藤编的席子。
“蕲”字的部首是“艸”(草字头),它的总笔画数为15。
“簟”字的部首是“⺮”(竹字头),它的总笔画数为17。
《蕲簟》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人们把用藤条编织成的席子称为“蕲簟”,主要用于凉席和床褥。
《蕲簟》的繁体字为「蘄憸」。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蕲簟》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
1. 炎炎夏日,他舒舒服服地躺在蕲簟上享受着凉爽的感觉。
2. 她将蕲簟铺在床上,晚上能够睡得更舒适。
1. 蕲草: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2. 竹簟:指用竹子编织而成的席子。
1. 藤席
2. 草席
1. 硬板床:指硬板床上的床褥。
2. 软垫子:指用软材料制成的床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