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罚的意思、咎罚的详细解释
咎罚的解释
对罪过的惩罚。《汉书·谷永传》:“臣闻灾异,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畏惧敬改,则祸销福降;忽然简易,则咎罚不除。”《后汉书·和帝纪》:“公卿不思助明好恶,将何以救其咎罚。”
词语分解
- 咎的解释 咎 ù 过失,罪过: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怪罪,处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灾祸:休咎(吉凶)。 怨仇:与臣有咎。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 罚的解释 罚 (罰) á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罚款。罚球。惩罚。罚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奖赏 笔画数:; 部首: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咎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ù fá,其核心含义指因犯罪或过错而受到的惩罚。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一、词义构成
-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如《论语》中“既往不咎”即表示不追究过去的错误。
- 罚:指“惩罚、责罚”,强调对不当行为的惩戒措施。
- 组合含义:两字结合后,强调“因过错或罪行招致的必然惩罚”,体现因果关联性。
二、历史文献出处
- 《汉书·谷永传》
“畏惧敬改,则祸销福降;忽然简易,则咎罚不除。”
释义:若敬畏并改正错误,灾祸可消;若轻率对待,惩罚不会免除。
- 《后汉书·和帝纪》
“公卿不思助明好恶,将何以救其咎罚。”
释义:官员若不辨是非,如何避免惩罚?
三、使用场景与延伸
- 道德警示:常用于强调“善恶有报”,如讨论行为后果时,可引用“咎罚”警示勿犯过错。
- 法律与制度:古代文献中多指天灾或君主过失导致的惩罚,现代可引申为法律制裁。
- 成语属性: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成语,突显其文化凝练性。
四、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惩处、责罚、惩戒。
- 差异点:“咎罚”更侧重“因自身过错招致惩罚”,隐含因果关系,而“惩罚”仅指施加的处罚。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相关篇章,或查阅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咎罚 (jiù fá) 这个词意指因犯错而受到的惩罚或责备。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咎 (jiù) 和罚 (fá)。咎是从口的形状演变而来的象形文字,意为过失或过错。罚是从罒 (囚笼) 和巳 (人的上半身)这两个部首组成的,意为惩罚。
咎罚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在繁体字中,咎罚的书写形式为「咎罰」。
古时候,咎和罚的写法有一些不同。咎在Oracle骨刻中写作「㕁」,在金文中写作「」,在小篆中写作「」,而在隶书中写作「咎」。罚在Oracle骨刻和金文中写作「」,在小篆中写作「」,在隶书中写作「罚」。
以下是几个例句:
1. 他因为犯了错误而受到了咎罚。
2. 她被老师罚站了一小时。
3. 这是他得到的咎罚,是公正的。
4. 不要逃避你应该承担的咎罚。
在组词方面,可以用「咎罚」与其他词语结合,比如「自咎罚」(自责)、「豁咎罚」(豁免处罚)、「忍咎罚」(忍受惩罚)等。
与咎罚相关的近义词包括「惩罚」、「处罚」、「责罚」等。而与咎罚相反的词语则是「宽恕」、「饶恕」、「原谅」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安如泰山八观六验拜舞抱火寝薪抱枝拾叶钞袭吹肚鱼存养打唿哨待价倒包点名册奋然覆护祓篲富翁高拨子高祖王父赓响号慕和难花缎鬟凤荒乱胶轕蠲赋厥证老古董莲花临月露脚旅望梦奠弭伏秘近名牌藕心篇技偏特平宽品味千龄七步之才桑根纸省答身无长物厮乩司天松球泰皇调理阴阳提调同榜投鞭断流透光鉴外一首违禁无拘无缚西江月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