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迹索的意思、迹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迹索的解释

亦作“跡索”。跟踪搜索。《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又遣士 郑像 出城传消息,或以语 恪 , 恪 遣马骑寻围跡索,得 像 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迹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 suǒ,其核心含义为跟踪搜索。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迹”(痕迹)和“索”(搜寻)组成,字面指根据留下的踪迹进行搜寻,引申为通过线索追踪目标。多个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均将其解释为“跟踪搜索”。

  2. 出处与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中的记载:“恪遣马骑寻围跡索,得像还。”描述的是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通过追踪线索成功捕获目标的情景。

  3. 字义分解

    • 迹:指痕迹、遗留的印迹,如“踪迹”“史迹”。
    • 索:意为搜寻、求取,如“探索”“索求”。
  4. 近义与用法
    与现代汉语中的“追踪”“循迹搜索”等词义相近,多用于描述通过线索展开系统性搜寻的行为,常见于历史文献或书面语境。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相关词语,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迹索

《迹索》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能够推断或了解事情、人物等存在的蛛丝马迹或线索。

这个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首先是“辶”部,表示“走”的意思,其笔画数为3;其次是 “豕”部,表示“猪”的意思,其笔画数为7。

《迹索》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汉字组合和发展演变过程。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跡索”,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基本相同。

古时候,“迹索”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留了部首“辶”和“豕”的形状,用来表达走动的痕迹和猪的形象。

例句:

1. 警察根据现场的迹索,迅速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2. 他根据古籍中的迹索,揭开了这个古老文明的谜团。

3. 她紧紧抓住那些微小的迹索,从而发现了儿子的下落。

相关词汇:

组词:线索、蛛丝马迹、追踪、追寻、寻找

近义词:线索、蛛丝马迹

反义词:虚无、不存在

别人正在浏览...

軷祭辩证法参虎常愁长枷长袤鼂采朝缨吵仗成日成夜嗔面戏丛物带鱼诞诈反射风鸦高整构缔钩用画棰怙恃奬誉尖削芥蒂金鼇静钝金融金章紫绶鸡师九丘军装衎乐旷位灵河鲁姑弃子沦降闾落緑柱石门品秘书监摩玩木胎拍案叫绝碁博青堂羌邛笮日章冗务三署上槛山灵烧灼感沈酒屎诗陶汰媮安屠沽儿土簋文声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