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黏的意思、动黏的详细解释
动黏的解释
古代西南部族名。《后汉书·明帝纪》:“西南夷 哀牢 、 儋耳 、 僬侥 、 槃木 、 白狼 、 动黏 诸种,前后慕义贡献;西域诸国遣子入侍。”
词语分解
- 动的解释 动 (動) ò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
- 黏的解释 黏 á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笔画数:; 部首:黍;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动黏”是一个汉语词语,根据不同来源的解释,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古代西南部族名
这一解释具有较高权威性依据,主要来自《后汉书·明帝纪》的记载和汉典等专业词典。例如:
- 指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落,与“哀牢”“儋耳”等部族并列出现,曾向中原王朝进贡(《后汉书》记载)。
- 读音为dòng nián,属于历史地理类专有名词。
二、形容行动迟缓(存疑)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出该词可表示“动作迟疑、拖延不决”,但这一释义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专业词典。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 词语误用:可能是“动粘”(dòng zhān)的混淆,后者在工程领域表示材料黏着特性(如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
- 引申用法:或因“黏”字本身有胶着、粘连的意象,被民间引申为形容拖延状态。
建议参考优先级
若用于学术研究或文献解读,优先采用“古代部族名”的释义,并参考《后汉书》及汉典来源;若在非正式语境中遇到形容拖延的情况,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为方言或误用。
注:如需进一步验证部族名释义,可查阅《后汉书·明帝纪》原文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动黏(dòng nián)是一个汉语词语,拆分部首是动(dòng)和黏(nián),共有10个笔画。该词来源于古代汉语词汇,是根据动态和黏稠两个词的意义构成的。
在繁体字中,动黏的写法为動黏。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动黏的写法也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保持了现代汉字的形态。
以下是动黏的两个例句:
1. 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把黏土弄得到处都是。
2. 那个胶水非常黏,无法迅速分离。
一些与动黏相关的组词有:粘动、黏糊、黏性、不黏手等。
近义词包括:粘稠、粘性、粘黏等。
动黏的反义词有:干燥、不黏附、不粘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到你!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