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副郎的意思、副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副郎的解释

员外郎的通称。 隋 、 唐 、 宋 时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 唐 韩愈 《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韦侯 昔以考功副郎守 盛山 。人谓 韦侯 美士……纳之恶地以枉其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副郎是古代官制体系中的职官称谓,主要包含以下两重含义:

一、六部员外郎的别称 唐宋时期,尚书省六部各司设“员外郎”一职,作为司内主官“郎中”的副手,俗称为“副郎”。《汉语大词典》记载:“副郎,员外郎的别称。”例如唐代户部度支司员外郎,即协助郎中管理财政收支。明代沿袭此制,《明史·职官志》载六部各司“员外郎,正五品,为郎中之贰”。

二、侍郎的辅佐职位 在汉代至魏晋时期,“副郎”亦代指九卿属官中辅佐“侍郎”的副职。据《通典·职官》所述,太常寺下设“副郎”协理礼乐事务,其品秩低于侍郎,属中低级官吏。

用法示例

宋代王禹偁《小畜集》云:“擢为副郎,佐理度支”,此处“副郎”即指户部度支司员外郎。清代赵翼《陔余丛考》考据历代官职时,亦将“副郎”与“员外郎”互作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

“副郎”是古代官职名称,在不同朝代的具体含义略有差异,但核心指向员外郎这一职位。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副郎是员外郎的通称,主要存在于隋、唐、宋三朝,属于中央机构中的重要官职。其职责为辅助正职官员处理政务,相当于现代部门中的副职。

  2. 历史背景与职责

    • 唐代:副郎在中央六部(如吏部、户部等)中担任要职,例如韩愈在《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中提到“考功副郎”,即考功司的员外郎,负责官员考核等事务。
    • 宋代:延续唐代制度,副郎仍为中央官吏,但部分低权威来源提到其可能涉及地方政务(需谨慎参考)。
  3. 词源与演变
    该词由“副”(辅助、次位)和“郎”(古代官职名)组成,凸显其辅助性质。随着朝代更迭,元代以后逐渐被其他官职替代,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副郎是隋唐宋时期对员外郎的别称,属中央要职,职能以辅助主官为核心。需注意不同朝代的具体职能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定义以高权威来源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冰麝嬖竖长阪澄绿饎爨吃冤枉村斋呆才贷全大诺电视剧点易栋梁之才对口径沸井干名公恕光赞果匳海燕纥豆陵货籍尖松松奸凶撧耳挠腮决明子濬谷剧痛开制磊磊明明历问楼阁台榭楼台亭阁漏隙命词遣意溟溟民生凋敝辟耳签字侵蠹清标耆年麴蘖群龙热地里的蚰蜒热石三独穇穇删撰少康设心处虑摄祚谭宴痛定铜器頽龄娃草网约车婉言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