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籍稅的意思、籍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籍稅的解釋

征收租稅。 唐 白居易 《唐故武昌軍節度處置等使贈尚書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銘》:“﹝ 元稹 ﹞又劾奏 東川 帥違詔條過籍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籍稅"是古代中國與戶籍管理相結合的賦稅制度,其核心含義可分解為三個層面:

一、基本釋義 指官府依據戶籍登記情況向民衆征收的賦稅形式,包含田賦、丁稅等類别。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漢語大詞典》将"籍稅"定義為"按戶籍征收的賦稅",強調其與人口登記的直接關聯性。

二、構成分析

  1. "籍":取《說文解字》中"簿書也"的本義,指登記人口、田産的官方簿冊。《周禮》記載"司民掌登萬民之數",體現戶籍管理職能。
  2. "稅":據《康熙字典》釋為"斂也",即國家強制征收的財物。唐代實行"租庸調制"時,明确将戶籍作為征稅依據。

三、曆史沿革 該制度在唐代發展成熟,《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建中元年(780年)推行兩稅法時,"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通過戶籍改革實現稅制轉型,形成"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的新型籍稅體系。

四、典籍用例 白居易《杜陵叟》詩雲"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杜牧《阿房宮賦》稱"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均反映出籍稅制度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籍稅”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籍稅”指征收租稅,其中“籍”指登記戶籍或財産的冊簿,“稅”即賦稅。該詞強調通過登記制度征收稅賦的行為。


二、詞語構成解析

  1. “籍”的含義

    • 本義為書冊,引申為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如戶籍、地籍)。
    • 在“籍稅”中特指依據戶籍或財産登記征稅。
  2. “稅”的含義

    • 指國家按稅率征收的實物或貨币,如田賦、關稅等。

三、出處與曆史用例


四、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古代稅制分析,可參考曆史文獻或經濟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班禅額爾德尼襃增畢氣筆誤作牛不期而遇不求甚解藏躲城寺齒牙爲猾賜饔單絞倒産道駕鍛沼鵝鞴發奮圖強煩弱沸亂鳳帳負值該頁無法顯示挂號信海枯見底海鷰酣沉紅五月嘩毀槐庭蝴蝶結貨欲郊籍家徒壁立解政景候郡厲可望而 不可即利用厚生毛宗木槽撚煩譴笞傾返輕描談寫卿皂窮命起錢氣應屈期如之何三牢散冗三月不知肉味生個子繩勒通儒達士脫皮吾人相沿成習蕭牆之禍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