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进止的意思、进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进止的解释

(1) [advance and retreat]∶进退;去留

(2) [behaviour]∶进退举止

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详细解释

(1).进退。《吴子·治兵》:“ 武侯 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文愍 召起,道经 嘉禾 ,以书致先生与决进止。”《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迴翔进止,从容如意,不及飞鸟之属。”

(2).举止;行动。《汉书·薛宣传》:“ 宣 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声气雌弱,进止质涩。”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江 东朝贵,侈於矜尚, 见 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 清 侯方域 《南面试策三》:“儒臣之进止有常度,不若宦寺之卧起而无间也。”

(3).意旨;命令。《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 之推 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 突厥 之报帝书也,谓使人曰:‘ 唐公 若从我语,即宜急报,我遣大达官往取进止。’” 唐 王勃 《与契苾将军书》:“谨遣舍弟 勛 往,面取进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惊逐之顷,虎去而人不伤,今完善在舟,希示进止。子婿 裴越客 百拜。”

(4).指圣旨。《新唐书·则天6*皇后纪》:“ 高宗 崩,遗詔皇太子即皇帝位,军国大务不决者,兼取 天后 进止。”《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 泌 ( 李泌 )曰:‘辞日奉进止,以便宜从事。’” 胡三省 注:“自 唐 以来,率以奉圣旨为奉进止,盖言圣旨使之进则进,使之止则止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进止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进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综合搜索结果中的信息,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进退与去留
    指行动上的前进与停止,或去留的选择。例如《吴子·治兵》中“三军进止,岂有道乎?”即讨论军队行动策略。

  2. 举止与行动
    描述人的仪态或行为规范,如《汉书·薛宣传》提到“进止雍容,甚可观也”,强调举止的从容优雅。


二、引申含义

  1. 命令与圣旨
    在官方语境中可代指上级的意旨或皇帝诏令。例如《北齐书》记载“馆中皆受进止”,即指遵从朝廷指令。

三、典型例句


四、总结

“进止”在不同语境中可分别表示行动进退、仪态举止或上级命令,需结合文本背景理解。其用法多见于史书、兵法典籍及古典文学,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北齐书》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进止》的意思

《进止》是一个汉字词语,有“前进”和“停止”的意思。指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停止或中途停下来。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进止》的部首是“辶”,由“辵”和“丶”组成。

《进止》的笔画数为7画。

来源和繁体

《进止》来源于古代汉语,它的繁体字是「進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进」的写法是「行」,「止」的写法是「離」。

例句

他在比赛中一直奋力前进,直到来到终点才停止。

组词

进退、进步、进发

近义词

前进、行进、推进

反义词

退却、后退、倒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