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官名。远古传说 黄帝 时夏官为缙云,并以为族氏。 唐 代以缙云为兵部之别称。《左传·文公十八年》:“ 縉云氏 有不才子。” 杜预 注:“縉云, 黄帝 时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以某忝縉云之旧僚……见託铭誌。” 唐 张说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诗之二:“縉云连省阁,沟水遽西东。”
(2).山名。在 浙江省 缙云县 境。又名 仙都山 。传为 黄帝 时 缙云氏 封地。
(3).县名。 唐 置。自 括苍 及 永康 两县析出。 明 清 皆属 浙江省 处州府 。今仍名 缙云 ,县治在 五云镇 。
“缙云”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可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角度展开: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文献或地理信息,可参考《左传》《汉书》等典籍,或查阅浙江省地方志。
缙云(jìn yún),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飞行物高高在上的样子。 指飞行物比如鸟儿、云朵等高高悬浮在空中的情景。
缙云的部首是缶(fǒu),其笔画数为16画。
缙云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缙云》中,诗中描绘了一种高高在上的飞行物的景象。之后逐渐演变成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高悬在空中的事物。
缙云的繁体字为縉雲。
在古代汉字中,缙云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有些古籍中将缙云的“云”字写作“雲”,但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字相同。
1. 那只鸟在天空中飞翔,犹如一道缙云,美丽极了。
2. 云朵如缙云一般高悬在山间,景色宜人。
1. 缙云飞翔:形容飞行物在空中高高悬浮的景象。
2. 缙云之交:比喻深厚的友谊。
1. 云卷云舒:形容云朵的变化很快,犹如卷曲和舒展。
2. 云霞飞舞:形容霞光和云彩在空中翻腾飞舞的景象。
1. 掉云散霞:形容云朵散开,霞光消散的景象。
2. 雾里看花:比喻看事物时模糊不清。
百冶忏度肠穿孔缠夹蝉蛇成证粗酒道微德薄打破砂锅娣妇逗乐儿都陆多嘴献浅独造房乐福建子公假胡说白道艰戹浇灌驾盐饥饱劳役街面经常巨帙狂飈诳赚老趼勒令里库面脂滂沱大雨劈嗒拍嗒贫罄贫游前记气褊觠角屈急揉蓝事指数术私诃条国碎聒随着宿食叹赏陶唐氏踏行田塝挽满违负危挠惟思无因相饶庠塾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