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餽赆的意思、餽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餽赆的解释

赠送行资;赠送财物。餽,通“ 馈 ”。《孟子·公孙丑下》:“当在 宋 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贐,辞曰餽贐,予何为不受?” 宋 陆游 《朝奉大夫石公墓志铭》:“餽贐可以取,可以无取,必却。”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赠行未办 绕朝 鞭,聊作《巴歈》当餽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餽赆(kuì jì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由“餽”和“赆”二字组合而成,主要表示临别时赠予远行者的财物或礼物,体现古代礼仪中的惜别之情。以下从形、音、义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字形与字义解析

  1. 餽(kuì)

    • 本义:同“馈”,指赠送食物或财物。《说文解字》释为“饷也”,强调以物资相赠的行为。
    • 引申义:泛指一切馈赠行为,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达礼节性赠与(如《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2. 赆(jìn)

    • 本义:指临别时赠予行人的路费或礼物。《孟子·公孙丑下》赵岐注:“赆,送行者赠贿之礼也”。
    • 文化内涵:特指践行之礼,蕴含对远行者的祝福与眷念。

二、复合词“餽赆”的释义

核心含义:

指为远行者送别时赠送的财物或礼品,常见于古代外交、出行等场景。例如:

《孟子·公孙丑下》:“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餽赆,何为不受?”

此处“餽赆”即指临别所赠之礼金或物资。

使用场景:


三、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餽赆”释义为“赠送行资;临别时赠予的财物”。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卷12,页987。

  2. 《辞源》(修订本):

    “餽赆”释作“送行时赠与的财物”,引《孟子》用例佐证。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页2981。

  3. 《古代汉语词典》:

    强调其礼仪属性:“餽赆”是“古代送别时赠礼以示情谊”的专称。

    来源:中华书局,2005年版,页832。


四、文化背景与演变

“餽赆”一词集中体现了古代“礼尚往来”的伦理观念,尤其在交通不便的背景下,赠礼既为实际资助,亦承载情感寄托。随着时代变迁,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但作为历史文化符号,仍见于研究文献与古典文学作品注解中。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餽赆”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餽”和“赆”组成,含义如下:

  1. 餽(kuì)
    本义为进献食物,后泛指赠送。根据《说文解字》和《诗经》等文献记载,“餽”最初指以食物赠人(如“陈馈八簋”),后扩展为一般性的馈赠行为,如“馈赠”“馈送”。

  2. 赆(jìn)
    指临别时赠送的财物或路费,常见于送别场合。例如《孟子·公孙丑下》中“行者必以赆”,即远行者接受赠礼。

合义:
“餽赆”指离别时赠送财物或礼物,既包含“餽”的赠送行为,又强调“赆”的临别属性。例如,古代使臣出访或友人远行时,常以“餽赆”表达心意。

此词多见于古典文献,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可通过单字含义及古代用例理解其复合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爱莫能助稗子摽目鼻翅儿不可思议惨恨舂击吹虀蹿货豆登对内发晖费米粉丝高山深涧耕耰歌诗国花国难当头旱船河步禾稼哄市汇率讲帐熸炮即政举莛扣钟砍脑鬼兰兆毛胡芦兵墓生儿内港怕头平地木齐驱并驾阒旷如新蛇蓝省头香社翁雨首善之地帅道疏渐顺地说法台夙根俗中人同化政策土电影吞鸟土耦人威戮伪冒伪诈无家可奔下爱橡皮圈香消玉碎歆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