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秋老虎的意思、秋老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秋老虎的解释

[after heat sum mer;spell of hot weather after the Beginning of Autumn;old wives' summer] 在中国,指立秋以后仍然十分炎热的天气

详细解释

比喻立秋以后仍然炎热的天气。 沉从文 《会明》:“再过些日子,秋老虎一过,那些小鸡就会扇着无6*毛翅膀,学着叫‘勾勾喽’了。”《收穫》1981年第3期:“按说秋老虎过去,就是这个城市的黄金季节,天高气爽,万里无云。”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秋老虎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秋老虎”是汉语中一个典型的气候类俗语,指立秋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现象,通常表现为气温异常升高、湿度降低,持续时间约一周至半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该词源自民间对自然界冷暖交替规律的观察,因高温势头“凶猛如虎”得名。

从气象学角度,《中国气象百科全书》指出其成因与副热带高压南退过程中的阶段性增强有关。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这种现象常出现在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具有“白天炙热、夜间转凉”的特征。

民俗文献《中华谚语大辞典》收录了相关谚语“立秋处暑八月间,秋老虎来逞凶顽”,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现代气象观测数据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秋老虎”持续时间呈现延长趋势,中国气象局官网近年已将其纳入秋季气候预测的专项指标。

网络扩展解释

“秋老虎”是中国民间对秋季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的形象称呼,其含义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定义与时间范围

  1. 基本概念
    秋老虎指立秋后(通常在8月中下旬至9月)重新出现的短暂高温天气,气象学定义为三伏天结束后,连续5天最高气温≥35℃的短期回热现象。民间认为其“霸道如虎”,故得此名。

  2. 时间特点
    多发生于8月底至9月中旬,持续约7-15天,个别地区可达两个月。若立秋当日无雨,则未来24天可能持续炎热,称为“二十四个秋老虎”;若下雨(“顺秋”),则会逐渐转凉。


二、成因与天气特征

  1. 形成原因
    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后再度北抬控制我国中东部地区,导致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快速回升。

  2. 典型特征

    • 气温:白天高温暴晒(35℃以上),早晚相对凉爽。
    • 湿度:空气干燥,体感闷热程度低于三伏天。

三、地域差异与国际对比

  1. 国内分布
    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地区,黄淮及华北次之。华南地区出现时间较长江流域晚2-4个节气。

  2. 国际类似现象
    欧洲称“老妇夏”,北美称“印第安夏”,均指秋季异常回暖天气。


四、文化意义与注意事项

民间通过“一场秋雨一场寒”等谚语总结秋老虎与降温的关系。此时需注意防晒补水,并警惕昼夜温差引发的健康问题。

别人正在浏览...

班马文章饱经世变伯余哺歠卜士肠子迟怠敕力春甸翠帘打底跌磕敦行方近分压电阻浮杂高浑鲠辅割席汗鳖和友胡枲驾到谨承浄屋急农禁牌激劝九霄云外口讲指画连街倒巷廉隅流丐立学龙树脔杀履絇满打满算面肥木蝱箧簏青鰶鱼钦命起誓气壮山河扰动伤俗剡客虱处裈中爽发夙怀谈今论古蹄足完计完卷文雄诬玷纤疎狎媟褉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