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矜愍的意思、矜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矜愍的解释

同“ 矜悯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目使之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主上矜愍 豫州 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济其患,而 豫州 私独饰情,愆德隳好。” 晋 李密 《陈情事表》:“愿陛下矜愍愚忱,听臣微志。”《北史·魏彭城王勰传》:“穷鸟投人,尚或矜愍,况诸王如何弃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矜愍”是汉语中表示怜悯、同情之意的复合词,由“矜”与“愍”两个同义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矜”读作jīn时指怜悯,《诗经·小雅·鸿雁》有“爰及矜人,哀此鳏寡”的用例;“愍”通“悯”,《说文解字》释为“痛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愍百姓之劳悴”即用此义。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汉书·萧望之传》“圣王所宜矜愍”,后成为古代公文书和文学作品中表达体恤情感的常用词,如李密《陈情表》“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司法文书中表达对特殊群体的宽宥态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司法解释中对弱势群体的量刑考量。

网络扩展解释

“矜愍”是一个文言词汇,读音为jīn mǐn,意为哀怜、同情,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多用于表达对他人困境的怜悯或恳请对方体恤的语境。

详细解析:

  1. 词义构成

    • “矜”:此处读作jīn,意为“怜悯、怜惜”(如《陈情表》“愿陛下矜愍愚诚”),与另一读音qín(表慎重)或guān(通“鳏”)不同。
    • “愍”:同“悯”,指“哀怜、体恤”,如《三国志》中“主上矜愍豫州之身”。
  2. 古籍用例

    • 李密《陈情表》:“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此句以“矜愍”恳请帝王怜悯其苦衷,是经典用例。
    • 《北史》中“穷鸟投人,尚或矜愍”,比喻弱者投靠时理应得到同情。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奏章、书信等正式文体,表达对他人不幸的同情,或请求上位者宽恕、体恤。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引用古文或仿古语境中可见。

  4. 注意事项

    • 与“怜悯”相比,“矜愍”更显庄重文雅,属书面语。
    • 注意区分“矜”的不同读音及含义,避免混淆(如“矜持”读jīn,但“矜伐”读jīn表自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例句或成语关联(如“矜贫恤独”),可参考《汉典》或《文选》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拜服芭蕾舞兵勇哺饲不遗寸长彩具藏盖超格乘云行泥触抵粗服乱头错质答剌典郡贡墨寡薄衮然姑山姑子红緑帖魂车或恐鹄书槛车拣精拣肥狡惑继赓经见疚惭慨怅狂易亏教铃马戮死卖大户目即弄獐蓬岛剽刦亲藩罄囊勤敏琼苏驱迫朊脯十方界适所税输私心妄念素章谈辞檀郎谢女贪劣踏硬望尘追迹亡从晚霞晤会五君香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