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简的意思、象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简的解释

即象笏。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 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凡有象简竹笏,以手捻之,必知官禄年寿。” 宋 文同 《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 广寒宫 。”《宋史·度宗纪》:“ 陈宜中 经筵进讲《春秋》终篇,赐象简、金御仙花带、鞍马。”《三国演义》第四回:“﹝阶下一大臣﹞挥手中象简,直击 董卓 。”参见“ 象笏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象简”是古代官员使用的一种礼仪用具,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象简即象笏,是古代高官朝见君主时所持的象牙制手板,用于记事或指画。其名称由材质(象牙)与形制(简板)组合而来。

核心特点

  1. 材质与等级
    由象牙制成,通常为一品至五品高官专属(明代以前),不同材质的笏板对应不同官阶,象牙材质象征高阶身份。

  2. 用途

    • 上朝时记录君主旨意或待办事项。
    • 作为身份标识和礼仪道具,体现官员的权威性。
  3. 历史记载

    • 唐代康骈《剧谈录》提到通过触摸象简占卜官员命运。
    • 《宋史》记载宋度宗曾赐象简嘉奖官员。
    • 宋代文同诗句“遥望玉宸端象简”描绘了持笏朝拜的场景。

字义分解

相关延伸

笏板的材质与官员品级直接相关,如唐代规定五品以上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木笏。明代后逐渐被其他礼仪形式取代。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朝代的笏板制度,可参考《宋史》《剧谈录》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象简》的意思

《象简》是指一种具有象形意义的汉字,它主要用于古代篆书和金文中。它的字形形象生动,与现代楷书有所不同。

拆分部首和笔画

《象简》的拆分部首是“⺍”(丿字旁),拼音为"che",表示表示象形意义;它的总笔画数为5画。

来源和繁体

《象简》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汉字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形式,代表了一种具象的形象概念。在繁体字中,它的字形与简体字相似,只是结构稍微复杂一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象简》虽然是一种象形字,但在不同的字体和书法风格中也存在差异。例如,在篆书和金文中,它的笔画勾勒更为简单,较少书写细节。

例句

1. 古代人们使用《象简》来表达具象的事物,这些字形生动古朴。

2. 研究篆书和金文可以了解《象简》在古代的应用情况。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象形意义、象形文字、象形图案

近义词:象征、寓意

反义词:抽象、无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