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对漏箭的美称。 隋 江总 《置酒高殿上》诗:“霜云动玉叶,冻水疏金箭。” 唐 符子璋 《漏赋》:“铜史应其方,金箭刻其数。”
(2).金制的箭或装有金镞的箭。《新唐书·吐蕃传上》:“其举兵,以七寸金箭为契。” 元 马祖常 《题<明皇端箭图>》诗:“ 开元 天子忽思武,手中金箭照眼光。”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万千金箭射天狼,天狼已在暗悲哀。”
金箭在汉语中主要有三重含义,分别对应历史器物、神话意象及文学象征:
指以金属(多为铜、铁)制成的箭头,属古代兵器范畴。其材质坚硬锋利,穿透力强,常见于战争与狩猎活动。考古发现中,商周青铜箭镞、汉代铁箭镞均属此类实物遗存(参考《汉语大词典》“金”字条兵器类释义)。
典出“后羿射日”传说。相传尧时十日并出,羿以神力张弓,射出九支金箭击落九日,拯救苍生。此意象象征神力与救世,多见于《淮南子》等古籍记载(据《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后羿射日”条目)。
在诗词中常隐喻爱情纽带。如李商隐《拟意》“银箭金壶漏,琼枝玉树新”,以“金箭”暗喻情愫传递;明清小说亦用“金箭定情”桥段,象征姻缘缔结(见《全唐诗》及《金瓶梅》相关典故分析)。此用法融合箭矢的“迅疾”特性与“金石”的永恒寓意。
参考来源说明
“金箭”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对漏箭的美称
指古代计时器“漏刻”中的计时部件。漏箭通过水位变化指示时间刻度,因金属材质或制作精良被称为“金箭”。如隋代江总《置酒高殿上》中“冻水疏金箭”,唐代符子璋《漏赋》提到“金箭刻其数”。
金制的箭或装有金镞的箭
此类箭多用于象征权力或特殊用途。例如:
此外,作为人名时,“金箭”寓意高贵与机敏,结合了“金”的财富象征和“箭”的迅捷特质。
阿衡安陵君邦客苞藏祸心宝匳保庸长夫乘鸾跨凤成体吃教纯白淳德淳俗次传词境搭包大貂大刑定功锻鑪朵廊二京赋酚油富民渠光显官钱合群红花草訇磕洪威扈阁儆懔叩心奎蹏燎灶临池柳迳历扬闵嘿谋惟农桑坡仙乾烦墙茨诮让穷源竟委三襄夷射雕手神谟十色水底纳瓜疏罔挞击探官貣丐通纸头水船文墀瘟神香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