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貂的意思、大貂的详细解释
大貂的解释
唐 代侍中的别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浙江 周寳 侍中 博陵 崔夫人 ,乃 乾符 中时相之姊妹也。少为女道士,或云寡而冠帔,自幽独焉。大貂素以豪侠闻,知 崔 有容色,乃踰垣而窃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侍中为大貂,散骑常侍为小貂。”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貂的解释 貂 ā 哺乳动物的一属。种类很多,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是很珍贵的衣料,我国东北特产之一。 笔画数:; 部首:豸;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大貂”是古代官职的别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唐代侍中的别称,属于高级官职。该称谓常见于宋代文献记载,如《北梦琐言》和《容斋四笔》均提到“侍中为大貂,散骑常侍为小貂”。
二、历史背景
- 官职地位
侍中在唐代为门下省长官,属宰相级职位,负责审议诏令、辅佐皇帝决策,地位显赫。
- 别称来源
因侍中官服上饰有貂尾,故以“大貂”代称,与“小貂”(散骑常侍)形成等级区分。
三、文献例证
- 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大貂素以豪侠闻,知崔有容色,乃踰垣而窃之。”
- 洪迈《容斋四笔》明确标注:“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侍中为大貂。”
四、其他说明
需注意,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大貂”为形容傲慢的成语,但此说法缺乏可靠文献支持,可能与其他词汇混淆。建议以历史官职解释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北梦琐言》《容斋随笔》等宋代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貂是指一种动物,也被称为狸猫。它属于食肉目、犬齿目、狸科,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拆分部首和笔画方面,大貂的拆分部首是狗,共有14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在繁体字中,大貂的写法是大貍。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现代汉字写法中,大貂的写法是比较固定的。
以下是几个使用大貂这个词的例句:
1. 昨晚在林中,我看到一只大貂在捕猎。
2. 这条大貂毛色很漂亮,看起来非常光滑。
组词方面,大貂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汇,如大貂皮、大貂皮衣等。
近义词方面,可以用狸猫或狸子来替代大貂。
反义词方面,可以用其他动物名称,如狗、猫等与大貂形成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