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灶的意思、井灶的详细解释
井灶的解释
(1).井与灶。亦借指家园、故居。《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唐 杜甫 《咏怀》诗之二:“井灶任尘埃,舟航烦数具。” 郭沫若 《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八年烽燧生灵苦,两弹鈿环井灶空。”
(2). 四川 、 云南 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清史稿·食货志一》:“盐场井灶,另编排甲。”
词语分解
- 井的解释 井 ǐ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井。临渴掘井。 形状像井的:天井。油井。 整齐,有秩序:井然。井井有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笔画数:; 部首:二; 笔顺编号:
- 灶的解释 灶 (竈) à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灶。 笔画数:; 部首:火;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井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井与灶,借指家园或故居
- 解释:井是取水之处,灶是生火做饭的地方,二者共同构成家庭生活的核心元素,因此常被用来象征家园或故土。例如:
- 《穀梁传·宣公十五年》提到“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描述古代聚居生活的场景。
- 陶潜《归园田居》中“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杜甫《咏怀》中“井灶任尘埃”,均以井灶寄托对故居的追忆。
-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安定家庭生活的向往或对故土的思念。
2.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
- 解释:在盐业历史中,“井灶”特指通过盐井取卤、灶房煎盐的生产场所。例如:
- 《清史稿·食货志》记载“盐场井灶,另编排甲”,说明清代对盐业工场的管理制度。
- 使用场景: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地方经济相关记载中。
补充说明
- 词源:该词最早见于《穀梁传》,后逐渐衍生出盐业工场的含义。
- 现代应用:文学领域仍保留“家园”的象征意义,而“盐业工场”的用法多见于历史研究或地方志。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地方盐业史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井灶的意思
《井灶》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农村地区户外供热用的一种简易炉灶。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井灶》的拆分部首是井(水)和火,分别位于上下两个部分。井的笔画数为4,火的笔画数为4。总共的笔画数目为8。
来源
《井灶》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明确,早在战国时期的《战国策·齐策四·秦未入关》中就已有记载:“徐无井灶”。由此可见,井灶在古代农村地区就已经被广泛使用。
繁体
《井灶》的繁体字为『井爐』,爐为“灶、炉”的意思,指的是煮食的炉灶。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井灶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在《说文解字》中,井的形状更像一个立方体,而火的形状则更贴近于“灬”字形。然而,这些变化并未改变井灶原本的意思。
例句
1.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井灶。
2. 在寒冷的冬天,井灶是农村人取暖的唯一方式。
组词
井灶的组词可以有:井水、井台、井口、灶台、灶膛、灶火等。
近义词
井灶的近义词有:野灶、土灶、乡灶等。
反义词
井灶的反义词为:瓷炉、电炉、煤气灶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