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太阴历月亮经历一次朔望的标准时间;整月。《周髀算经》卷下:“术曰:置经月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后汉书·献帝纪》:“是岁, 长沙 有人死经月復活。”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 徐登 ﹞惟喜饮醇酎,经月不一粒食,殊不知书。”《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苏老泉 见 安石 衣服垢敝,经月不洗面,以为不近人情,作《辨奸论》以刺之。”
“经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基本含义
指太阴历(即农历)中月亮经历一次完整朔望周期的标准时间,即从一次新月到下一次新月的时间,对应整月。这一周期在《周髀算经》中被精确描述为“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即29又499/940日,约29.53天)。
文献出处
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经月”多用于书面语或历史文献,表示“整月”或“持续一个月的时间”,例如“经月未归”即指整个月未归家。
与“月经”的区别
需注意“经月”与“月经”完全不同。后者是女性生理现象(英文menstruation),与月亮盈亏无直接关联,但部分传统文献认为其周期与月相相关。
“经月”是一个基于天文观测的时间单位,强调完整月份的时间跨度,常见于古籍和正式表述中。
《经月》是指月亮经过一个月亮阶段的过程,也可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经月》的部首是十字部,共6个笔画。
《经月》源自于古代汉字,形声字。其形旁代表月亮,旁边的声旁提供了对字义的提示。
《经月》的繁体字为「經月」。
在古时候,写《经月》的字形可能略有差异,但整体结构和现代写法相似。
他们的爱情像流水一般,如同经月,岁月绵延。
经过、经历、经验、月亮、月光、月色。
经过:经由、通过、经过。
月亮:明月、皓月、弯月。
经过:避开、回避、绕过。
月亮:太阳、星星、黑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