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用于放大或切换电信号,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元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晶体管由半导体材料(如硅或锗)制成,通常包含三个电极:
它通过控制输入端的微小电流或电压,调节输出端的大电流,实现信号放大或开关功能。
晶体管于1947年由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布拉顿和肖克利发明,取代了笨重、低效的真空管。这一发明推动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高效化,并催生了集成电路(IC)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三人因此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晶体管的技术突破彻底改变了电子行业,是信息时代的基础元件。
晶体管是一种用于控制和放大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晶体、栅极、源极和漏极等主要部分构成。
晶体管的部首是石字旁(石),共有12画。
晶体管一词成立于1953年,最初由贝尔实验室的约翰·巴丁、威廉·肖克利和瓦爾特·布拉頓提出,并由华尔街日报记者Walter Brattain命名。
晶体管的繁体写法为「晶體關」。
晶体管的古时候汉字写法较为特殊,以「晶體關」的繁体字形为基础,根据古代字形演变而成,无标准规范。
1. 这款晶体管的性能非常稳定,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2. 大量应用晶体管技术的计算机使得信息处理速度显著提升。
半导体、放大器、电信号、电子设备、信息处理、计算机等。
晶体三极管
真空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