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俸禄和赏赐。《史记·汲郑列传》:“ 庄 ( 郑庄 )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奉赐”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进行解释:
“奉赐”由“奉”和“赐”组成,原指俸禄和赏赐的结合。其中: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汲郑列传》:“庄(郑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此处描述郑庄依靠俸禄和赏赐维持生计。
作为成语时,“奉赐”强调恭敬接受他人给予的恩惠,表达对施予者的尊重与感激,常见于描述臣子接受君主封赏或晚辈受长辈馈赠的场景。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需注意与“俸禄”一词的区分。
“奉赐”兼具物质(俸禄、赏赐)与礼仪(恭敬接受)的双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
奉赐(fèng cì)是一个动词词语,指以某种方式将财物或特定的权益赐予他人,具有恩赐、授予的含义。
奉赐的部首是女(nǚ),总笔画数为12。
奉赐是由“女”和“贞”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女部表示与女性相关的事物,贞部表示忠诚、正直等意思。结合起来的含义是以女性的忠诚和正直为基础,以恩爱的方式赐予他人。
奉赐的繁体字为「奉賜」。
在古代,奉赐的写法有一些变化。例如,先秦时期可能用「奉贄」表示,清代可能用「縻予」表达。
1. 国王亲自奉赐了勇敢战斗的士兵勋章。
2. 这本书是作家特地为我们奉赐的。
奉献、奉行、奉告、赐予、授予。
赐予、授予、赏赐、赐与。
收回、剥夺、取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