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把鲊的意思、把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把鲊的解释

扎成束的鱼制食品。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煇 后观《琐碎録》内一条,京师 东华门 何 吴 二家造鱼鮓,十数臠作一把,号把鮓,著闻天下。文士有为赋诗,夸为珍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把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把”和“鲊”两字来解析:

  1. 字义分解

    • 把:作为量词时,指“成束捆扎的物品”,如“一把草”。在“把鲊”中,它表示将鱼制食品捆扎成束的形态。
    • 鲊(zhǎ):指用盐、红曲等腌制的鱼类食品,类似于现代的腌鱼或鱼酱。
  2. “把鲊”的完整含义
    该词特指宋代一种捆扎成束的腌鱼食品。例如《清波别志》记载,北宋东京(今开封)的“何吴二家”将鱼鲊切成十数块扎成一束出售,称为“把鲊”,因风味独特而闻名,甚至被文人赋诗赞颂。

  3. 文化背景补充

    • 陶母封鲊典故中,陶侃曾送腌鱼(鲊)给母亲,但母亲拒收并责备他“以官物饷私”,体现了古代廉洁观念。
    • 宋代腌鱼是常见食物,而“把鲊”的捆扎形式可能为便于储存或运输。
  4. 现代释义延伸
    “鲊”在现代汉语中也可指海蜇(如),但“把鲊”一词在现代已极少使用,通常仅见于古籍或饮食文化研究中。

“把鲊”是宋代对成束腌鱼的特定称呼,需结合历史文献理解其具体形态和文化背景。若需更详细考证,可参考《清波别志》等宋代笔记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把鲊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将鱼用细竹条穿挂,晾晒而成的食物。它由两个部首构成,左边是"手"部首,表示与手相关的动作;右边是"鱼"部首,表示与鱼有关。在笔画上,把鲊有21画。把鲊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时候人们在渔获丰富的季节会将鱼串起来晾晒,以便保存和食用。因此,把鲊也被称为"河鱼串"。 把鲊的繁体字为「把鮻」,在繁体字中,"鱼"的形状略有差别,但整体意思和写法都是一样的。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把鲊的部首"手"和"鱼"的字形与现代写法有所差异。古代的手字形状更类似于手的真实形态,而鱼的字形也更具象,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鱼的形态。 以下是关于把鲊的一个例句:爷爷常常晒制把鲊,供家人享用。 把鲊的组词可以有:鲊皮、鲊鱼、鲊制等。 与把鲊相近的词语有:鱼干、鱼肉干、鲜鱼晒干等。 把鲊的反义词可以是:新鲜鱼肉、生鱼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