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亲痛仇快的意思、亲痛仇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亲痛仇快的解释

[pain one’s friends and please one’s enemies] 令亲者伤痛,使仇敌称快,多指做事后果和影响不好

详细解释

亲人痛心,仇人快意。语本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讐者所快。” 续范亭 《秦桧归来》:“ 秦桧 把 岳飞 和好多将士,调回去以‘莫须有’三字狱,加以杀害了, 岳 家军遣散瓦解了, 金 人于是额手称庆,长驱直下矣。此种亲痛仇快之事,至今犹有人效而行之,真是无耻极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亲痛仇快”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做了使亲人痛心、仇人高兴的事情。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因行为不当或决策失误,导致损害了己方利益、让亲近的人感到痛心,反而让敌对者拍手称快的局面。

以下是该成语的详细解释:

  1. 本义解析:

    • 亲: 指亲人、自己人、亲近的人或团体。
    • 痛: 指痛心、伤心、难过。
    • 仇: 指仇人、敌人、敌对者。
    • 快: 指快乐、高兴、痛快。
    • 因此,“亲痛仇快”直译就是“亲人痛心,仇人痛快”。它强调的是行为的结果对内外两方面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消极的影响。
  2. 引申义与用法:

    •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用于批评、劝诫或反省那些损害自己一方利益、帮助了敌人或对手的愚蠢行为、错误决策或内部纷争。
    • 它警示人们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要因一时冲动、短视或内部矛盾而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这种行为往往源于缺乏大局观、意气用事或中了敌人的离间之计。
    • 常用于政治、军事、外交、商业竞争以及人际关系等场景中,形容因内斗、背叛、错误策略等导致的自损行为。
  3. 出处(典故):

    • 该成语最早出自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汉书·苏武传》。在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汉朝降将李陵去劝降苏武时,苏武严词拒绝,并说了一段话: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 后来,李陵在《答苏武书》(此文作者有争议,但传统归于李陵)中回应道: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并在信中感叹: “……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 虽然“亲痛仇快”四字未在原文中直接连用,但后世根据苏武、李陵的遭遇和书信中表达的因内部原因(朝廷的误解、处罚)导致忠臣蒙冤、亲人(家族)受难,而敌人(匈奴)得利的悲剧,提炼出了“亲痛仇快”或“亲者痛,仇者快”这个成语,精准概括了这种情境。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朱浮传》中也有类似意境的表述:“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这进一步巩固了成语的含义。
  4. 例句:

    • 在民族存亡的关头,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枪口对外,千万不能做那种亲痛仇快的事情。
    • 公司内部高管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结果市场份额被对手抢走大半,真是亲痛仇快。
    • 你们兄弟俩为这点家产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要对簿公堂,这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亲痛仇快啊!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亲痛仇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īn tòng chóu kuài,意思是做事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比喻某种行为只对敌人有利,而对己方有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典故


3.用法与示例


4.近义词与反义词


5.延伸理解


若需更多例句或出处原文,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如)。

别人正在浏览...

碚磊褊塉比盘笔枕朝采逞谲川冈搥胸跌脚大哗叠地厎法坊额方颐逢孙分任辅拂斧锧告近葫萝卜骄脆徼道井石锦裀箕坐劳働者緑肥马面漫胡缨茂德内入行长碾轧柅车配头青夫庆霄轻傜薄赋亲娘岐途气歇起义曲坊柔丽柔种三都苫茨胜览生荣伸冤实心眼厮锣思想交流索战体理晚老公帏帟渥绛晤见无宁贤妙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