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稽服的意思、稽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稽服的解释

拜服;敬服。《后汉书·袁绍传》:“济 河 而北, 勃海 稽服。”《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公稜威直指,势踰风电,旌斾小临,全州稽服。” 唐 柳宗元 《贞符》:“四夷稽服,不作兵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稽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ī fú,含义指因被对方才能或行为折服而发自内心地敬仰、顺从。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达对人物或势力的钦佩与臣服。

具体解析

  1. 字义拆分

    • 稽:原指核查、验证(如“稽查”),引申为深入审视的过程。
    • 服:本义指衣物,后衍生出“信服、顺从”之意(如“心悦诚服”)。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因权威、德行或军事威慑产生的臣服行为。例如:

    • 《后汉书·袁绍传》记载“勃海稽服”,指袁绍率军渡河后,勃海地区主动归顺。
    • 柳宗元《贞符》中“四夷稽服”则指边疆民族被中原文明感化而臣服。
  3. 近义词
    拜服、敬服、膺服等,均强调内心的信服感。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稽服

稽服(jī fú),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稽”和“服”两个字组成。

“稽”字的部首是禾,总笔画数为14。它的繁体字为“積”,是一个很有意境的字。“積”字的部首也是禾,而它的总笔画数为16。

“服”字的部首是月,总笔画数为8。它的繁体字也是“服”,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并没有太多变化。

“稽服”这个词来源于《孟子·尽心上》:“如君子博学而文,约于礼,而异矣乎?如小人学,辩而多诡,异于礼,而异矣乎?”它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遵循礼法,与小人相比具有很大的区别。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稽服这个词的写法较为简单,常见的写法是直接将两个字并排放置,组合成一个词。例如:

稽服

稽服的使用可以举例如下:

他的博学知识使人很稽服。

组词:服从、服输、服气、服侍。

近义词:尊敬、崇敬、敬仰。

反义词:小人、不服、不敬。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