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史文的意思、史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史文的解释

历史文献。《史记·三代世表》:“ 孔子 因史文次《春秋》,纪6*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史文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史文"一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历史文献记载

    指古代史书、典籍中对历史事件的文字记录。《汉语大词典》释为:"史册的文字记载",强调其作为历史传承的载体性质。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言"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即体现史文对历史信息的系统性保存功能。

  2. 史官撰写的文书

    古代史官(如太史、起居注官)记录的帝王言行与国家大事。《周礼·春官》载"史掌官书以赞治",此类官方文书具有档案性质,是后世编纂正史的基础材料。

二、引申义项

  1. 历史文献的统称

    引申为所有承载历史信息的文本,包括正史、野史、碑铭等。章学诚《文史通义》提出"六经皆史"说,将经典文献纳入广义史文范畴。

  2. 历史事件的文本化呈现

    强调历史通过文字实现从事件到叙事的转化。刘知几《史通》论述"直书"与"曲笔",揭示史文编纂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辩证关系。

三、文化内涵

史文承载着"以史为鉴"的传统思想,《汉书·艺文志》称"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体现其资政育人功能。历代对史文的修订与阐释(如裴松之注《三国志》),更形成独特的阐释学传统。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 2021.
  2. 孙诒让. 《周礼正义》. 中华书局, 2013.
  3. 章学诚. 《文史通义校注》. 叶瑛校注. 中华书局, 2014.
  4. 刘知几. 《史通通释》. 浦起龙通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5. 班固. 《汉书》. 颜师古注. 中华书局, 1962.

网络扩展解释

“史文”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1. 历史文献

    • 核心定义:指记载历史事件的文字资料或典籍,常见于古典文献语境。如《史记·三代世表》提到“孔子因史文次《春秋》”,此处“史文”即指可供考据的历史文本。
    • 扩展说明:该含义强调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与研究,常用于学术领域,如“考据史文”“整理史文”等表述。
  2. 复姓

    • 姓氏来源:属于中国罕见复姓,代表人物包括古典文学形象“史文恭”(如《水浒传》中的虚构人物)以及现代姓名“史文千惠”等。
    • 字形拆分:“史”指历史、史官,“文”可指文字、文化或修饰性含义,组合后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文化意蕴。

补充说明:在实际使用中,“史文”作为复姓的现代案例较少,更多见于文学作品或特定家族传承;而作为“历史文献”的用法则偏书面化,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出处,可参考《史记》等典籍或姓氏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石芝半青半黄拔舌地狱变应冰辉才性超然自得乘陵酬犒春假蹈觝喋盐指东风寒洞霄宫独创性钝响蠹蟫烦错广譬曲谕诃黎勒合愿护边秽亵减租减息蛟羊节慨镜鉴锦质机棚楷隶愣头愣脑凉簟亮蓝顶子零栗陇右律座耄夫拿讹蹑冻浅闻小见秋晦曲盝三面扫穴擒渠圣友寺深计史録四立松柏之塞台阶平榻子退三舍洼陷五陵原误诒闲愁万种香菰小论笑骂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