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付的意思、寄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付的解释

委托;托付。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始皇 听 李斯 之偏説而絀其义,至身死之日,无所寄付;委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託废立之命於姦臣之口,至令 赵高 之诛锄宗室。”《优婆塞戒经》卷三:“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寄付”一词具有古今双重含义,需结合语境区分理解:

一、古汉语本义:寄托与委托

  1. 字义分解

    “寄”指托付、依附(如《说文解字》“寄,托也”),“付”意为交付、授予(如《广雅》“付,予也”)。组合为“将事物托付于人”,强调转移保管责任。 例证

    《三国志·魏书》载“寄付六尺之孤”,指托付幼主于大臣 。

  2. 引申用法

    唐宋文献中延伸为“寄托情感”,如白居易诗“寄付乡心与明月”,喻情感转移 。

二、现代日语借词:捐赠义项

  1. 词义转化

    日语“寄付(きふ)”意为“无偿捐赠财物”,近代传入汉语。此用法在《现代汉语外来词词典》(商务印书馆)明确标注为日源借词 。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慈善领域,如“向灾区寄付物资”,但需注意:现代汉语更常用“捐赠”“捐助”,“寄付”属非主流表达,常见于受日语影响的文本 。


补充说明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全唐诗》白居易卷(中华书局)
  3. 《现代汉语外来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4. 《中日同形词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寄付”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含义,需结合使用场景区分:

一、古典文献中的含义(委托、托付)

  1. 基本解释
    指将事物或责任委托给他人,强调信任关系。该词源自三国时期曹冏的《六代论》,原文提到秦始皇未妥善“寄付”天下重任,导致权力落入奸臣之手。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籍或文学表达,如《优婆塞戒经》中提及财物不宜随意“寄付”给远方或老人。现代例句如“灵族长老将希望寄付于少年体内”。

二、现代快递术语(寄件方支付运费)

  1. 定义与对比
    快递费用由寄件人承担,与“到付”(收件人付费)相对。普通快递到付费用通常比寄付高50%-100%,但顺丰快递两者价格一致。
  2. 应用场景
    适用于寄件人需预先支付运费的场景,如企业寄送合同、个人寄递礼品等,可避免收件人拒收风险。

需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古典用法体现委托关系,现代用法聚焦物流支付方式。若涉及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优先参考委托含义;日常快递场景则指向运费支付方。

别人正在浏览...

隘庳跋扈飞扬白发鱼不弃草昧齿籍楚邑疵面漎漎逮贱藩表房友幡麾番木瓜風速分然棼嚣干大告吹归虚过候横梗弘奬货架箭道楗柱娇泥街坊邻里金龊箭金刀井架禁绝钧天奏看样子口试亮莹莹离判洛灵美利灭火器旁光陪衬契臂气逆秦缺却死日刊荣啓期三个面向三摩地拾零松波波桃花年命天华殢雨尤云同枕帷幄下口香球闲集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