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镞箭。 辽 代君主在举行勘定地形的仪式中所用之箭。《辽史·地理志一》:“ 上京 临潢府 ,本 汉 辽东郡 西安平 之地。 新莽 曰 北安平 。 太祖 取 天梯 、 蒙国 、 别鲁 等三山之势于 苇甸 ,射金齪箭以识之,谓之 龙眉宫 。”
“金龊箭”是辽代君主在特定仪式中使用的一种箭,具有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与构成
历史用途
文化象征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辽代仪式或《辽史》记载,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考古研究。
《金龊箭》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意思是形容文字书写工整,字迹端正,毛笔字不乱。
这个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书法艺术。中国人对于书法的追求非常重视,而金龊箭则是书法作品亮丽、规整的象征。
《金龊箭》这个词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进行拆分解释:
金:金字的部首是金,总共有8画;
龊:龙字的部首是龙,总共有16画;
箭:竹字的部首是竹,总共有11画。
《金龊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金龜箭」。而古代字体或篆书字体中,具体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金、龊、箭的形状特征。
1. 他的书法非常好,字迹端正,真是一把《金龊箭》。
2. 这幅字画的笔触流畅,每一笔都像《金龊箭》一样。
3. 他的字写得很端庄,一派《金龊箭》的风范。
《金龊箭》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如:
1. 金石
2. 竹箭
3. 龊字
意思类似于《金龊箭》的词汇有:
1. 一笔成章
2. 洗墨挂绢
3. 一字一句
与《金龊箭》相对的意义为:
1. 潦草不堪
2. 笔挺草率
3. 不成文之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