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口的意思、下口的详细解释
下口的解释
(1) [exit]∶指江河下游出口处
(2) [eat]∶下嘴去咬或吃
包子太烫了,无法下口
(3) [dishes that go with wine]∶指下酒饭的菜肴(多见于早期白话)
详细解释
指江河下游出口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洞过水》:“﹝ 洞过水 ﹞西入于 汾 ,出 晋水 下口者也。”
(1).佐餐。《水浒传》第三回:“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
(2).指佐餐的食品。《水浒传》第十五回:“ 阮小七 道:‘有什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右手把著酒,左手把著心肝做下口。”
词语分解
- 下的解释 下 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
- 口的解释 口 ǒ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破裂的
专业解析
"下口"在汉语中属于多义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使用场景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面构词解析
"下"表示方位概念,与"上"相对;"口"指人或动物的进食器官。组合后形成方位限定式名词,特指口腔下部结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指出该词可指"下颌部位",常见于解剖学描述,如"羊驼的下口覆盖着细密绒毛"(商务印书馆,2016)。
二、语用功能延伸
- 饮食场景:指代适合咀嚼吞咽的食品特性。《汉语大词典》记载明代已出现"难以下口"的说法,形容食物难以入口(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现代用例如"这道菜咸得让人难以下口"。
- 方言运用:华北部分地区保留古汉语中"下口"作动词的用法,表示牲畜开始进食的动作,常见于畜牧谚语"鸡鸣下口,日暮收槽"(《中国民间谚语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 特殊语境: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使用"下口"描述穴位位置,特指下唇正中的承浆穴(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下口”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语境具体分析,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地理含义
- 江河下游出口处
指河流在流经下游后的最终出水口,多见于古籍地理描述。例如《水经注·洞过水》提到“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二、饮食相关含义
- 佐餐的食品或下酒菜
在早期白话中(如《水浒传》《警世通言》),常指搭配酒饭的菜肴。例如《水浒传》第十五回阮小七问:“有什么下口?”。
现代用法较少见,但可引申为“适合食用”,如“包子太烫,无法下口”。
三、其他含义
- 咬或吃的动作
作为动词使用时,指“下嘴去咬或吃”,如“下口太狠”。
- 成语中的特殊用法
部分资料提到“下口”形容言辞粗鲁、不顾场合(如),但此释义未见于主流古籍或权威词典,可能为现代延伸或误用,需谨慎参考。
“下口”的核心含义集中于地理和饮食两类,其他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水经注》《水浒传》等古籍原文,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宝幄备预不虞边关褊躁笔下超生不骜谄骨崇本抑末吹笙撺厢达称蝶裙短打堆墨夺适独语发瘗干烦骇世横行天下诃诮和逊涸辙之鲋换字文章简切了当交股刀节整惊浸进退唯谷柩车居错距绝驹马陵横陵折灵武买物历煤炱末失谋命啮雪吞毡盘联跑腿平落穷奸极恶驱课麴糁日环食瑞节上客深美深言探投縚绳通确壝宫文旨綫脚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