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藩表的意思、藩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藩表的解释

(1).谓保卫国家的重臣。《三国志·吴志·孙霸传》:“臣闻古之有天下者,皆先显别适庶,封建子弟,所以尊重祖宗,为国藩表也。”

(2).边疆要地。《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往来赂遗”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自先人以来,歷事 汉 魏 ,阶缘际会,为国效节,继世享任,得守藩表,犹知符命未有攸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藩表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复合词。《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边疆防务的屏障标志”,指古代设置在边境地区用于标识疆域范围或军事防御体系的界碑、石柱等实体标识物。该词由“藩”(本义为篱笆,引申为屏障)与“表”(本义为外衣,引申为标识)组合构成,《古代汉语词典》指出其构词法属于典型的偏正式合成词。

在具体使用场景中,该词常见于明清文献记载。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收录的明代边塞文书,藩表多指长城沿线设置的烽火台、界桩等军事设施,承担着“示疆域、警边患”的双重功能。现代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一解释,如甘肃嘉峪关出土的明代界碑铭文明确刻有“藩表永固”字样。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历史演变,该词的现代使用频率显著降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标注为“历史词汇”,建议在涉及古代军事或边疆研究的语境中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藩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历史语境和文献记载有两种主要解释,具体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保卫国家的重臣
    指代对国家有重大贡献、能捍卫疆土的重要臣子。例如《三国志·吴志·孙霸传》提到“为国藩表”,强调分封子弟以巩固国家根基。

  2. 边疆要地
    指地理位置险要、作为国家边防屏障的区域。例如《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中提及“守藩表”,即镇守边疆重镇。

二、延伸用法

三、使用场景

四、词源与结构

建议参考《三国志》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获取更详尽的文献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鳌峰白絮颁鬓残刻曹公常篇称望尘没出列除息出臆辞证帝像冬景天东门之达钝金独志放牧发孽番君风情分似甘爽高唐梦跟跖公开审判桂叶邗水禾花仙女华辩槐街毁疵嚼蜡计穷力竭九戎久悬不决类草掠卤廉善龙裳龙野捋荼蛮藤某矣内倾奇蓝濡没如埙如箎洒签説古私念天阙推政脱位托物万分无奈我何五洋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