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表的意思、藩表的详细解释
藩表的解释
(1).谓保卫国家的重臣。《三国志·吴志·孙霸传》:“臣闻古之有天下者,皆先显别适庶,封建子弟,所以尊重祖宗,为国藩表也。”
(2).边疆要地。《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往来赂遗”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自先人以来,歷事 汉 魏 ,阶缘际会,为国效节,继世享任,得守藩表,犹知符命未有攸归。”
词语分解
- 藩的解释 藩 ā 篱笆:藩篱。 屏障,保卫: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表的解释 表 (⑤錶) ǎ 外部,外面,外貌: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 显示: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表汗。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
网络扩展解释
“藩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历史语境和文献记载有两种主要解释,具体如下:
一、基本含义
-
保卫国家的重臣
指代对国家有重大贡献、能捍卫疆土的重要臣子。例如《三国志·吴志·孙霸传》提到“为国藩表”,强调分封子弟以巩固国家根基。
-
边疆要地
指地理位置险要、作为国家边防屏障的区域。例如《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中提及“守藩表”,即镇守边疆重镇。
二、延伸用法
- 成语用法(现代较少见):
在部分资料中,“藩表”被解释为边塞地区居民向朝廷上表汇报边疆情况的行为。这可能是对古代边疆行政制度的引申,强调信息传递与治理机制。
三、使用场景
- 在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忠臣的职责或边疆的战略地位。
- 现代可类比为“向上级汇报关键信息”或“守护重要领域”,但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四、词源与结构
- “藩”:本义为篱笆,引申为屏障、属国或边防重镇(如“藩镇”)。
- “表”:指外部、显示或文书(如“上表”),在此强调“对外传达”或“关键标识”。
建议参考《三国志》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获取更详尽的文献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藩表》这个词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拆分部首为艹和表示物体的表,总共有14笔。这一词源自于古代封建时代的制度,主要指的是藩属国的官员。在繁体字中,也是用相同的部首和笔画来表示。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藩表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一些例句中可以用到藩表这个词,例如:他被任命为藩表,必须尽职尽责。这个词的相关组词可以包括藩属、表职等。没有确切的反义词,但可以使用非藩表来表示与藩表相对立的概念。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碍塞半复赛倍费步斗不哲灿铄搀言成习船帮倒贴诶笑归轊汉署之香嘿契讙骇架子花脸藉姑举石锁巨贤恐栗扣儿劳働者灵监荔枝鸾歌凤吹路远迢迢绿林好汉谩约媚态名额磨喝乐摸象弄痴人偏差蹺腾清迥清瘦七十二子缺谬入粟砂里淘金神变月佘太君事几世间相收小率意水墨窣堵坡探捕鼗武他生跳天唆地土堠頽岩枉苦五色水团铦锷香蕉苹果纤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