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解盐的意思、解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解盐的解释

山西 解池 出产的盐。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五:“旧制 河南 、 河北 、 曹濮 以西、 秦 凤 以东,皆食 解 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食盐》﹝集解﹞引 苏颂 曰:“大盐生 河东 池泽,粗于末盐,即今 解 盐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解盐是古代中国对特定产地食盐的专称,特指产于山西解州(今运城)盐池的食盐,因产地得名。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词义解析

  1. 字义溯源
    • 解:古地名“解州”(音hài),《说文解字》载:“解,判也”,此处借指地名。
    • 盐:《说文》释为“鹹也”,指具咸味的矿物,《天工开物》称其为“生人生气之源”。

      合称“解盐”即解州所产之盐,属池盐类别。

二、历史与地理背景

解州盐池(今运城盐湖)是中国最古老的盐产地之一。《水经注》记载其“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因地质特殊,盐分通过地下水析出地表结晶,形成天然盐畦。唐代起成为朝廷重要税源,宋代设“解盐使”专司其务(《宋史·食货志》)。

三、文化与社会影响

解盐因质地纯净(色白微青)、杂质少,被列为贡盐。沈括《梦溪笔谈》称其“畦户灌水,曝结成盐”,工艺独特。明清时期“解盐”行销华北,与淮盐、蜀盐并称,是古代盐业经济的地理标志。

四、现代关联

“解盐”一词今已少用,但运城盐湖仍存,转型为工业与旅游区。其历史地位载于《中国盐业史》等专著,成为区域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案例。


参考资料:

  1. 《说文解字》(汉·许慎)
  2. 《天工开物·作咸》(明·宋应星)
  3. 《水经注·涑水》(北魏·郦道元)
  4. 《梦溪笔谈·官政》(宋·沈括)
  5. 《中国盐业史》(郭正忠主编)

网络扩展解释

“解盐”是古代对山西解池(今运城盐湖)所产食盐的专称,具有地理标志属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来源与定义
    解盐特指山西解池(又称河东盐池)出产的盐,因产地得名。宋代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均以解盐为主要食盐来源。

  2. 历史地位
    解池是中国古代重要盐产地之一,其盐以颗粒粗大、品质优良著称。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解盐的药用价值,称其为“大盐”,并指出其粗于末盐(细盐)。

  3. 化学性质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解盐作为天然盐的一种,可能含有少量矿物质,但具体成分需结合现代分析。

  4. 文化延伸
    古代文献中,“盐”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世说新语》以“撒盐空中”喻雪,而解盐作为特定产地的盐,则体现了古代盐业经济的地域性特征。

提示:若需了解解盐的现代产业状况,建议查阅运城盐湖相关最新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摽拂秉统波峰采组残酷无情齿句词曹词乖大肠杆菌黨植得法顶搭斗夥二锅头二十四诗品封藏府奥工业产品害肚历皇急荒阅椒实旧金山沮滞开步枯僵掠削目挑心悦辇毂下牛口牛毛雨飘泊浅知齐割青年近卫军球场然除仁义软刀子散朝山川米聚山胡笙篪生力兵圣神文武世出诗鸿诗节湿热兽头寿轴漱咽私记檀慧陶阴铁尺透背湍洑五臭无愧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