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劾系的意思、劾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劾系的解释

审查罪行,予以拘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於是上使御史簿责 魏其 所言 灌夫 ,颇不讎,欺谩。劾繫都司空。”《汉书·吴王刘濞传》:“以 汉 有贼臣 错 ,无功天下,侵夺诸侯之地,使吏劾繫讯治。”《宋史·文苑传二·柳开》:“召 开 下御史狱劾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劾系”是一个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劾”和“系”两个字组合而成,主要出现在古代法律或官场文书语境中。其核心含义是指对官员或相关人员进行弹劾(揭发检举其罪过)并随之将其逮捕、拘禁。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释:

  1. “劾”的含义:

    • 本义: 审理,判决罪案。《说文解字》:“劾,法有罪也。” 段玉裁注:“法者,谓以法施之…劾者,用法刻核其罪也。” 意指依据法律条文来审查、判定罪行。
    • 引申义: 最常见的意思是揭发罪状,检举弹劾。指官员或有关人员向上级或朝廷举报、控告其他官员的过失或罪行。例如:《汉书·翟方进传》:“方进劾立怀奸邪,乱朝政。” 这里的“劾”就是弹劾之意。
    • 其他义项: 有时也指审讯、查问。
  2. “系”的含义:

    • 本义: 拴缚,捆绑。《说文解字》:“系,繫也。” 指用绳索等物绑住。
    • 引申义: 在司法语境中,主要指逮捕、拘押、囚禁。将被指控或定罪的人抓起来关押。例如:《史记·酷吏列传》:“劾系捕官。” 这里的“系”就是逮捕拘禁的意思。
    • 其他义项: 联系,系统,世系等。
  3. “劾系”的合成含义:

    • 将“劾”和“系”结合起来,“劾系”就是指在弹劾(检举揭发)某人的同时或之后,随即将其逮捕拘禁。它描述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先有对罪行的指控(劾),紧接着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系)。
    • 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官场中对失职、犯罪官员的处理程序,体现了古代监察制度和司法程序的特点。弹劾是启动问责的程序,逮捕拘禁则是强制措施,两者紧密相连。

“劾系”意指弹劾并拘捕。具体指在揭发检举(劾)官员或人员的罪过之后,随即将其逮捕关押(系)起来。这是一个反映古代法律程序和官场治理的特定词汇。

使用建议:

由于“劾系”是较为古雅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主要用于研究、描述古代历史、法律或文学作品的语境中。使用时需注意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严肃性。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劾系”是一个古代法律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劾系(拼音:hé xì)指审查罪行并予以拘禁。由“劾”(弹劾、揭发罪行)和“系”(拘禁)两字组成,表示对涉嫌犯罪者进行司法审查后实施羁押的程序。


详细释义

  1. 词义解析

    • 劾:指揭发、弹劾,多用于官员犯罪或重大案件。
    • 系:此处指拘禁、羁押,而非现代汉语中的“关联”。
    • 合称表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罪行审查后实施拘禁的司法流程。
  2. 历史用例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命御史审查灌夫案件,“劾繫都司空”。
    • 《汉书·吴王刘濞传》提到晁错被弹劾时“使吏劾繫讯治”。
    • 这些案例表明,“劾系”是古代官员犯罪后常见的司法程序。
  3. 与其他词汇的区分

    • 劾系 vs. 弹劾:前者包含审查罪行和拘禁两个环节,后者仅指揭发指控。
    • 注意:将“劾系”解释为“指责、弹劾”存在偏差,实际含义更侧重司法羁押。

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史记》《汉书》原文或《古代法律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练衣保家卫国兵备道操检城市贫民俦侣春令脆断措心积虑颠连抵瑕东道国督学使者封笔风尘之惊扶丧高速钢冠时含咏滈滈薅耨画材荒郊胡孑活用疆潦矫性洁身箕山之风棘矢技用沮屈跨轹旷林老凤雷雨作解泠汰楼棼鲁堂派系抛扔泡桐峭急亲臣青琐门如或桑农山斗山籁笙箫摄丝盒子署印四大发明肆既天藻恫恐偷光未殊悟佛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