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拦驾。语本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截来辕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 宋 王禹偁 《拟留侯与四皓书》:“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截辕杜轡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
截辕杜辔(jié yuán dù pèi) 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字面意为“截断车辕,堵住马缰”,比喻通过从根本上阻止车马行进的动作,引申为彻底制止某事物的发展或阻挡他人行动。多用于书面语境,强调对不良行为、计划或趋势的强力干预。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南朝齐代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中的“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原句描绘隐士拒绝权贵来访的场景,后演变为成语,表达坚决阻拦的意图。
使用场景与例句
语法特点
通常作谓语或定语,如“采取截辕杜辔的措施”“截辕杜辔之策”,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表达。
补充说明
需注意其与“拦驾”的区别:前者强调从根源制止,后者仅指表面阻拦。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多用于抽象层面的干预,如经济调控、政策限制等。
《截辕杜辔》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截断车辕和关闭马嚼,用来比喻阻止或禁止某种行为或做法,限制某人或某事。
《截辕杜辔》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如下:
截:手(扌)+ 戈(戈)= 5画
辕:车(车)+ 車(辂)= 7画
杜:木(木)+ 者(者)= 7画
辔:车(车轮)+ 佩(饰物)= 15画
《截辕杜辔》这个词出自《汉书·王莽传》。在繁体中,这个词的写法为「截轆杜邽」。
在古时候,汉字《截辕杜辔》可以用古文简化字的方式写作「截轮杜邽」。
这个词可以用于以下例句中:
他们决定采取措施,截辕杜辔,以防止这种不良行为进一步扩散。
由「截辕杜辔」组成的词语有:
截断、车辕、闭杜、杜绝、辔头等。
与「截辕杜辔」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制止、禁止、关闭、阻止、限制等。
与「截辕杜辔」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放任、放开、开放、宽松、疏导等。
百闻不如一见罢收被被辩护人不转眼踩田参苓差失宠章床公大康彫章笃孝坊贾梵土犯颜苦谏風珮風文革响供尖官谤官塘龟螭骨自鹤操鸿溶皇丘晦密翦钱姣服极本穷源截句窘惶军厅沮湿剧协橘洲空华冷翠嫠节灵长目率正扭曲作直迫窘遣闷桥是桥,路是路拳菜热容删次失众双尖殊质随圆就方台盏阗骈涕泗滂沱铜印池无明无夜翔集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