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截辕杜辔的意思、截辕杜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截辕杜辔的解释

犹拦驾。语本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截来辕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 宋 王禹偁 《拟留侯与四皓书》:“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截辕杜轡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截辕杜辔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é yuán dù pèi,其核心含义指通过阻拦车马行进的方式,比喻极力挽留贤能之士。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截辕:

    “截”指切断、阻拦,“辕”是古代车马前端的直木(车辕)。合指拦截车辕,使车辆无法前行。

  2. 杜辔:

    “杜”意为堵塞、断绝,“辔”指驾驭牲口的缰绳。合指拉住缰绳,阻止马匹前进。


二、引申义与典故

此成语典出《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去楚,楚昭王欲以书社地封孔子。楚令尹子西谏曰:“……孔子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孔子行,楚狂接舆歌而过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后文引申)“截其辕而杜其辔,斯马之不逝也。”

此处以“截辕杜辔” 比喻通过强制手段挽留人才,暗含对贤者去意的无奈阻拦。后世引申为对杰出人才的珍视与竭力挽留。


三、现代用法与示例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拦住车辕,拉住缰绳。指极力挽留贤才。”

  2.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

    详述典故出自《孔子家语》,并分析其比喻义的社会文化背景。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从字源角度解析“辕”“辔”的器物功能,印证成语的动作逻辑。

注:因未检索到可公开访问的权威词典链接,建议参考上述纸质工具书或通过中国知网(CNKI) 查询相关文献(如《成语源流大辞典》条目)。


五、文化内涵

该成语折射中国古代“重才”思想,与“解衣推食”“三顾茅庐”等典故同属人才礼遇传统,体现对智慧资源的尊重与争夺,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截辕杜辔(jié yuán dù pèi) 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字面意为“截断车辕,堵住马缰”,比喻通过从根本上阻止车马行进的动作,引申为彻底制止某事物的发展或阻挡他人行动。多用于书面语境,强调对不良行为、计划或趋势的强力干预。

  2.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南朝齐代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中的“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原句描绘隐士拒绝权贵来访的场景,后演变为成语,表达坚决阻拦的意图。

  3. 使用场景与例句

    • 场景:适用于需要制止不利行动或保护自身利益的语境,如政策调控、纠纷调解等。
    • 例句:宋代王禹偁在《拟留侯与四皓书》中写道:“望先生无截辕杜辔之虞”,意为希望对方不必担心被阻拦。
  4. 语法特点
    通常作谓语或定语,如“采取截辕杜辔的措施”“截辕杜辔之策”,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表达。

  5. 补充说明
    需注意其与“拦驾”的区别:前者强调从根源制止,后者仅指表面阻拦。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多用于抽象层面的干预,如经济调控、政策限制等。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如家稗秕不怀布种侈风传声筒皴法道德价值搭售惦挂饵餻而翁方德放野风荷富丽耕烟根苑隔宿鬼打果足含有和婚黑打横霓继继存存金尾开剪礼际律候漫天要价猛人门印捻抹敜干敹甲刨除千忌箧枕晴曦衾寒枕冷热芭热势石涧束兵秣马送女客苏活荪美陶艺町町提审屯兵脱走巍科威蕤威震瓮声物产无央像心像意小题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