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截轅杜辔的意思、截轅杜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截轅杜辔的解釋

猶攔駕。語本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截來轅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 宋 王禹偁 《拟留侯與四皓書》:“以凡幹聖人之所議,望先生無截轅杜轡之虞。發函一披,則萬國幸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截轅杜辔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é yuán dù pèi,其核心含義指通過阻攔車馬行進的方式,比喻極力挽留賢能之士。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截轅:

    “截”指切斷、阻攔,“轅”是古代車馬前端的直木(車轅)。合指攔截車轅,使車輛無法前行。

  2. 杜辔:

    “杜”意為堵塞、斷絕,“辔”指駕馭牲口的缰繩。合指拉住缰繩,阻止馬匹前進。


二、引申義與典故

此成語典出《孔子家語·緻思》:

孔子去楚,楚昭王欲以書社地封孔子。楚令尹子西谏曰:“……孔子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孔子行,楚狂接輿歌而過曰: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後文引申)“截其轅而杜其辔,斯馬之不逝也。”

此處以“截轅杜辔” 比喻通過強制手段挽留人才,暗含對賢者去意的無奈阻攔。後世引申為對傑出人才的珍視與竭力挽留。


三、現代用法與示例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攔住車轅,拉住缰繩。指極力挽留賢才。”

  2.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商務印書館)

    詳述典故出自《孔子家語》,并分析其比喻義的社會文化背景。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從字源角度解析“轅”“辔”的器物功能,印證成語的動作邏輯。

注:因未檢索到可公開訪問的權威詞典鍊接,建議參考上述紙質工具書或通過中國知網(CNKI) 查詢相關文獻(如《成語源流大辭典》條目)。


五、文化内涵

該成語折射中國古代“重才”思想,與“解衣推食”“三顧茅廬”等典故同屬人才禮遇傳統,體現對智慧資源的尊重與争奪,至今仍具現實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截轅杜辔(jié yuán dù pèi) 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字面意為“截斷車轅,堵住馬缰”,比喻通過從根本上阻止車馬行進的動作,引申為徹底制止某事物的發展或阻擋他人行動。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對不良行為、計劃或趨勢的強力幹預。

  2.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南朝齊代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中的“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原句描繪隱士拒絕權貴來訪的場景,後演變為成語,表達堅決阻攔的意圖。

  3. 使用場景與例句

    • 場景:適用于需要制止不利行動或保護自身利益的語境,如政策調控、糾紛調解等。
    • 例句:宋代王禹偁在《拟留侯與四皓書》中寫道:“望先生無截轅杜辔之虞”,意為希望對方不必擔心被阻攔。
  4. 語法特點
    通常作謂語或定語,如“采取截轅杜辔的措施”“截轅杜辔之策”,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表達。

  5. 補充說明
    需注意其與“攔駕”的區别:前者強調從根源制止,後者僅指表面阻攔。現代語境中,該成語多用于抽象層面的幹預,如經濟調控、政策限制等。

别人正在浏覽...

挨宿八搨将軍采漁察察而明骣馬臣庶叢雜寸長片善赕賨彈舉擣治得實電源彫绮芳菲飯後婦好拊輯觀今宜鑒古過足韓壽分香鶴浦紅窗睡環運兼圻角韻潔郎積殃爵列軍仗開莅看人眉眼砍一枝損百株可蚤款伏醪俎亂雜落星沒頭官司墨楮某事槃旋搶手人意濡浃沈深射蛇詩膽十二指陽識解失之毫厘,謬以千裡守文騰逴騰翮填隘唾涕佗佗握遞孝婦系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