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开科取士的意思、开科取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开科取士的解释

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开科取士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性成语,特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设立科举考试科目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其核心含义在于国家开设特定科目(如进士科、明经科等),以统一考试的形式公开、公平地选拔有学识的士人进入官僚体系。以下从词典释义与历史背景角度详细阐释:

一、词义解析

  1. “开科”

    指开设科目或举行科举考试。“科”即科举考试的科目(如进士科、明经科)。

    例:《汉语大词典》释“开科”为“举行科举考试”

  2. “取士”

    意为选拔人才。“士”指读书人或具备治国才能者。

    例:《古代汉语词典》注“取士”为“选取有才学的人”

二、历史制度内涵

开科取士是科举制度的核心环节,其特点包括:

三、起源与演变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新唐书·选举志》:

    “唐制,取士之科……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 明确记载唐代开科科目。

  2. 《日知录·科举》(顾炎武):

    批判明清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印证“开科取士”后期弊端。

五、文化意义

开科取士不仅是一种选官制度,更深刻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化:


参考文献来源(符合原则的权威出处):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3. 邓嗣禹.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史学年报》, 1934.
  4. 杜佑. 《通典·选举典》. 唐代典制体史书.
  5. 刘海峰. 《科举学导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开科取士”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主要应用于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历史背景与出处

3.用法与结构

4.历史意义

5.英文对照

如需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的分级考试或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中国科举史》等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安稳稳巴林辨博痹湿庇阴剥削长恸潮汐触楣头促趱点绚非名峯岭浮淖狗咬狗管多海涂好游河沿闳肆吼声俭凋骄逆假五百靖晏精义入神酒直鸡香犒军矿屯苦海无涯丽好铃子离褷吕祖马衔眉厖齿鲵弄嘴捧靴辟色牵束热脑襦袴歌三条椽下砂铁神志不清漱齧殊轸啴唌甛醹体例悌睦同岑土木堡脱凡顽驽威诈文如其人闲断先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