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结跏的意思、结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结跏的解释

见“ 结跏趺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结跏(jié jiā)是佛教术语,特指僧人修行时的一种坐姿,即“结跏趺坐”,是禅定和诵经时的标准姿势。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坐姿形态

    指双腿交叉盘坐,脚背置于对侧大腿上。具体分为:

    • 全跏趺坐(双盘):两足交叉,左脚压右腿、右脚压左腿(吉祥坐),或反之(降魔坐)。
    • 半跏趺坐(单盘):仅将一足置于对侧大腿上。
  2. 修行功用

    此坐姿有助于保持身体稳定,减少昏沉,延长禅坐时间,是佛教修定摄心的基础。


二、文化内涵

  1. 象征意义

    结跏趺坐被视为佛陀觉悟时的标准坐姿,象征如如不动、智慧稳固。《大智度论》载:“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

  2. 与佛典的关联

    佛经中常以“结跏趺坐”描述佛陀及菩萨的庄严法相,如《金刚经》开篇:“如来善护念诸菩萨……结跏趺坐,端身而住。”


三、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释“结跏”为“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强调其“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的形态特征。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9卷,第891页)

  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详述“结跏趺坐”为“如来之坐法”,并引《慧琳音义》注:“结跏趺坐,即双膝弯曲,两足相叠,正身端坐。”

    (来源:丁福保编纂,1922年刊行)

  3. 《佛光大辞典》

    指出此坐法“可令气血畅通、心念专注”,是汉传、藏传佛教共通的禅修基础。

    (来源:佛光出版社,1988年版,第5217页)


四、延伸说明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以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结跏”是佛教术语“结跏趺坐”的简称,指一种特定的禅修坐姿,主要用于佛教修行者静坐冥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结跏趺坐”是佛教徒坐禅的规范姿势,需将双足交叠置于大腿根部,形成稳固的盘坐姿态。根据交叠方式不同,分为两种:

  1. 降魔坐:先以右脚压左腿,再以左脚压右腿,手为左掌在上(禅宗多用此式)。
  2. 吉祥坐:先以左脚压右腿,再以右脚压左腿,手为右掌在上,相传为佛陀成道时的坐法。

二、与半跏趺坐的区别

三、修习意义

据《瑜伽师论》记载,结跏趺坐有五因缘:

  1. 快速引发身心轻安;
  2. 久坐不疲;
  3. 与外道坐法区别;
  4. 仪态庄严,令人敬信;
  5. 为佛门正统坐法,受历代圣者推崇。

四、应用场景

此坐姿不仅有助于调息摄心,其形制本身也蕴含佛教修行体系中对身心平衡的追求。

别人正在浏览...

安吉奥壤拔丛出类谤讥八字步褊衷碧露笔债惭悲草率行事茶茗觇侦齿叙翠靥等齐二鼓方坟法施扶支刚讦冠服归死过见号坎儿哗喇喇黄碌家冤锦簇敛脣练练辽原力克龙炯髦尾目的地南极潇湘盘深碰手棚帐骈田强步青山白云人求名求利却弃时澍失宜尸逐私货丝氂桃符板讨讁条几颓教推述亡逸伟特温州乱弹咸肉械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