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結跏的意思、結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結跏的解釋

見“ 結跏趺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結跏(jié jiā)是佛教術語,特指僧人修行時的一種坐姿,即“結跏趺坐”,是禅定和誦經時的标準姿勢。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坐姿形态

    指雙腿交叉盤坐,腳背置于對側大腿上。具體分為:

    • 全跏趺坐(雙盤):兩足交叉,左腳壓右腿、右腳壓左腿(吉祥坐),或反之(降魔坐)。
    • 半跏趺坐(單盤):僅将一足置于對側大腿上。
  2. 修行功用

    此坐姿有助于保持身體穩定,減少昏沉,延長禅坐時間,是佛教修定攝心的基礎。


二、文化内涵

  1. 象征意義

    結跏趺坐被視為佛陀覺悟時的标準坐姿,象征如如不動、智慧穩固。《大智度論》載:“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禅人坐法。”

  2. 與佛典的關聯

    佛經中常以“結跏趺坐”描述佛陀及菩薩的莊嚴法相,如《金剛經》開篇:“如來善護念諸菩薩……結跏趺坐,端身而住。”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釋“結跏”為“佛教徒坐禅的一種姿勢”,強調其“兩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的形态特征。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9卷,第891頁)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詳述“結跏趺坐”為“如來之坐法”,并引《慧琳音義》注:“結跏趺坐,即雙膝彎曲,兩足相疊,正身端坐。”

    (來源:丁福保編纂,1922年刊行)

  3. 《佛光大辭典》

    指出此坐法“可令氣血暢通、心念專注”,是漢傳、藏傳佛教共通的禅修基礎。

    (來源:佛光出版社,1988年版,第5217頁)


四、延伸說明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以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結跏”是佛教術語“結跏趺坐”的簡稱,指一種特定的禅修坐姿,主要用于佛教修行者靜坐冥想。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結跏趺坐”是佛教徒坐禅的規範姿勢,需将雙足交疊置于大腿根部,形成穩固的盤坐姿态。根據交疊方式不同,分為兩種:

  1. 降魔坐:先以右腳壓左腿,再以左腳壓右腿,手為左掌在上(禅宗多用此式)。
  2. 吉祥坐:先以左腳壓右腿,再以右腳壓左腿,手為右掌在上,相傳為佛陀成道時的坐法。

二、與半跏趺坐的區别

三、修習意義

據《瑜伽師論》記載,結跏趺坐有五因緣:

  1. 快速引發身心輕安;
  2. 久坐不疲;
  3. 與外道坐法區别;
  4. 儀态莊嚴,令人敬信;
  5. 為佛門正統坐法,受曆代聖者推崇。

四、應用場景

此坐姿不僅有助于調息攝心,其形制本身也蘊含佛教修行體系中對身心平衡的追求。

别人正在浏覽...

犴獄八伯抱頭痛哭寶唾标柱冰封并手鬓顔不暇彩筆生花長阪馳義穿衣鏡畜道春液詞職等差東方聖人放射化學繁囿富大夫蓠概愆宮寺搆會苟全號谥後院激辭潔祀精神文明抉擿扛幫量小力微連昏接晨蓮蓬頭六蔽六眷流霞木葉陪貳貧隘遣詞立意秦橋權篆山叫子恃功事智樹膠鼠齧蠹蝕送路飕飕通航銅陵晚接文無點易午靈物證賢善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