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代贤臣 尹吉甫 和 召公奭 的并称。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负荷寄託,则以 伊 周 为师表;宣力四方,则以 吉 召 为轨仪。”
“吉召”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吉祥召唤的寓意 主要源自传统祝福场景,指吉祥的召唤,常用于节庆或人生重要时刻的祝愿。例如新年贺词、婚礼祝福等场合,表达传递美好期许的象征意义。
二、历史人物并称 指周代两位贤臣尹吉甫和召公奭的合称,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臣节》。该用法多出现在古籍文献或历史讨论中,喻指德才兼备的辅政典范。
需注意:现代汉语中第一种祝福寓意更为常见,第二种属于历史专有名词用法,日常使用频率较低。部分网络资料可能存在释义混杂的情况,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具体指向。
《吉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祝福和召唤”。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吉(jí)是“口”和“士”两个部首组成的,表示吉祥、美好的意思;召(zhào)是“口”和“刀”两个部首组成的,表示呼唤、召唤的意思。
拆分《吉召》的部首是口、士、刀。吉的部首是口和士,士在上方,口在下方;召的部首是口和刀,刀在上方,口在下方。
根据笔画数计算,《吉召》的总笔画数是9画,吉的笔画数是6画,召的笔画数是3画。
《吉召》是中国传统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被广泛用于古代书法、文学作品和祝词中,用来表达幸福祝福和召唤的心愿。
在繁体字中,吉的形状与简体字相似,召的形状略有不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吉的形状与现代写法相似,采用左右结构,上方为士,下方为口。
召的古代写法为“又”,表示手在召唤、呼唤的动作。
1. 希望你们能够获得吉召之祥,踏上成功之路。
2. 他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名校的吉召。
组词可以有吉召联结、吉召人、吉召者等。
近义词有吉祥、如愿以偿。
反义词有厄运、不可得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