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疾瘳的意思、疾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疾瘳的解释

病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请俟君间” 晋 杜预 注:“间,疾瘳。” 唐 韩愈 《鄠人对》:“ 鄠 有以孝为旌门者,乃本其自於 鄠 人曰:彼自剔股以奉母疾瘳。”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二》:“幸一遇焉,心夷疾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疾瘳”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疾病痊愈、康复。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本义:疾病痊愈

    • “疾”指疾病、病痛;“瘳”专指病愈、康复。二字连用,强调疾病完全消除、身体恢复健康的状态。
    • 来源依据:此为本词最核心、最常用的含义,直接来源于古汉语构词法及大量典籍用例。
  2. 字源解析

    • 瘳 (chōu):形声字。从“疒”(nè,表示疾病), “翏”(liù)声。其造字本义即与疾病痊愈相关。《说文解字·疒部》:“瘳,疾愈也。” 清楚定义了其含义。(权威字书)
    • 疾:甲骨文象人腋下中箭之形,本义为外伤,后泛指疾病、快速等义。
  3. 文献用例佐证

    • 《尚书·说命》:记载商王武丁梦见贤人傅说,命其辅佐,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之句。意为:如果服药后没有感到头晕目眩(指药力发作),那病就不会痊愈。此句是“疾瘳”最经典、最常被引用的出处,明确体现了“疾病痊愈”之义。(儒家经典)
    • 《左传·昭公四年》:“初,穆子去叔孙氏…及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疾瘳,而卒。” 此处“疾瘳”指孟僖子病好了,但随后去世。(重要史书)
    • 《国语·楚语下》:“昔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如是而又使以象梦旁求四方之贤,得傅说以来…使朝夕规谏,曰:‘若金,用女作砺。若津水,用女作舟。若天旱,用女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伤。’” 此段与《尚书》内容呼应,再次印证“疾瘳”之义。(重要国别史)
  4. 引申与象征

    • 在经典文献(如《尚书》)的语境中,“疾瘳”常被用于比喻。君王将国家弊病比作“疾”,将任用贤臣、施行善政以革除弊政、使国家恢复健康比作“瘳”。如“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即比喻治国若不下猛药根除弊端,国家的问题就无法解决。这种象征用法提升了该词的深度。
  5. 现代使用

    • “疾瘳”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属于典型的文言词汇。其含义已被“病愈”、“康复”、“痊愈”等现代常用词所取代。它主要出现在引用古文、研究古代文献或特定文学创作中。

“疾瘳”是一个源自上古汉语的合成词,由表示疾病的“疾”和表示病愈的“瘳”组成,其核心、直接的含义就是疾病痊愈、身体康复。其经典出处见于《尚书·说命》,并在《左传》、《国语》等典籍中有实际用例。该词在古代也常用于比喻国家弊病得到根除。在现代汉语中,它已基本退出日常使用,保留在古籍和学术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疾瘳”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疾”和“瘳”组成,具体解释如下:

  1. 字义拆解

    • 疾:指疾病,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病也”。
    • 瘳(chōu):本义为病愈,如《狱中杂记》中“病数月乃瘳”()。引申义可指损害,但在“疾瘳”中特指痊愈。
  2. 整体含义
    “疾瘳”指疾病痊愈,常用于古文语境。例如:“病者服药后,渐有起色,旬日而疾瘳。”

  3.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描述疾病康复的过程,强调从病重到痊愈的状态转变。古汉语中类似表达还有“病瘳”“愈瘳”等。

  4. 权威文献佐证
    根据《国语》记载,“瘳”的减损义在“疾瘳”中不适用,此处仅保留“病愈”本义()。

“疾瘳”是疾病痊愈的书面表达,需结合古文背景理解。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病好了”“康复”等表述。

别人正在浏览...

耙地禀奏不尝充美楚酷楚峡村莽戆电舒反封建饭椀風華濁世龚行钩爪寡欲鬼妻鸿济怀邪狐仙驾轻就熟襟裾马牛矜燿骏作可而魁柄顝客扩展良知良能怜香料豆儿僚隶躐学炉峤没查利明烛秘郁迺在派出机构攀摩盘槊偏置旂常覃鬯坵垤取死若下酒上哲绳枢石钵石笈朔牖肆芳苏拉泰室鶶鷵挑挑剔剔贴合铁心无形无影乡意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