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魁柄的意思、魁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魁柄的解释

喻朝政大权。《汉书·梅福传》:“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於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 颜师古 注:“以斗为喻也,斗身为魁。” 唐 刘禹锡 《赠司空令狐公集》:“遂委魁柄,斯以文雄於国也。” 明 张景 《飞丸记·戟户逢仇》:“持魁柄恣纷更,认朝纲常秉更,取竭錙銖真忒横。” 章炳麟 《訄书·正葛》:“法家之所患,在魁柄下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魁柄(kuí bǐ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语词,既指天象中的北斗星结构,又引申为政权或事物的关键权柄。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本义:北斗星的构成部分

魁指北斗七星中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的“斗身”,柄指后三颗星(玉衡、开阳、摇光)组成的“斗柄”。合称“魁柄”代指北斗整体结构。

例证:

《史记·天官书》载:“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魁枕参首。”

《淮南子·天文训》称:“斗杓为小岁,魁为太岁。”


二、比喻义:政权或事物的核心权柄

古人以北斗喻指政权中枢,“魁柄”引申为掌控大局的权力核心,常见于古代政论。

例证:

  1. 政治权柄

    《汉书·梅福传》云:“今陛下尊魁柄,引纲维。”颜师古注:“魁柄,斗魁之首也,喻朝廷大权。”

  2. 主宰地位

    宋人俞文豹《吹剑录》评:“靖康之变,魁柄失持,天下瓦解。”


三、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魁柄”因生僻少用,但仍保留于研究文献:


四、构词与语义关联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
  3. 《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5. 《汉书·梅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魁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魁柄(kuí bǐng)指朝政大权,比喻国家政治权力的核心。其本义与北斗七星相关:“魁”指北斗七星中第一至第四颗星(或单指第一星“天枢”),“柄”则指北斗的斗柄部分。古人以北斗星为天文坐标,引申为权力中枢的象征。


二、词源与文献例证

  1. 《汉书·梅福传》
    原文提到“授以魁柄”,颜师古注:“以斗为喻也,斗身为魁”,即以北斗星的“魁”部比喻权力核心。
  2. 唐代刘禹锡《赠司空令狐公集》
    用“遂委魁柄”描述权柄的交接,进一步强化其政治含义。
  3. 明代张景《飞丸记》
    通过“持魁柄恣纷更”等句,体现该词在戏曲中的沿用。

三、用法总结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书》及唐代诗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暗笋变雅别墨捕拏长耳超额崇崛瓷漆翠靥大客耋嗟敌垒东零西落洞学繁絃忿颣符勅趺萼富厚阜陵福倚祸伏虼蜽皮共鮌含薰阁架空角槎节假日截头路郡博士开雾睹天刊改连环寨怜拯黧鸡令人切齿黎然陇城罗圈儿揖马马虎虎冒难愍悴朋附皮室军敲枰乞怜青屏全网通仁丹胡须上面摵摵疏杼遂初乌蜑户诬玷乌集象罔县知事胁君邪叟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