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济的意思、鸿济的详细解释
鸿济的解释
弘济;广济。《魏书·崔鸿传》:“隐愍鸿济之泽,三乐《击壤》之歌,百姓始得陶然苏息,欣於 尧 舜 之世。”
词语分解
- 鸿的解释 鸿 (鴻) ó 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指书信:来鸿。 姓。 笔画数:; 部首:鸟; 笔顺编号:
- 济的解释 济 (濟) ì 渡,过河:同舟共济。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补益:无济于事。 济 (濟) ǐ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濟) 笔画数:;
专业解析
“鸿济”是汉语中由“鸿”与“济”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释义需从字源与词义演变角度解析:
一、单字释义
- 鸿(hóng):原指大雁,后引申为“广大”“深远”等义,如《史记·夏本纪》载“鸿水滔天”,此处“鸿”表浩大之意。《汉语大词典》注其可形容“宏大的功业或志向”,如“鸿图”“鸿业”。
- 济(jì):本义为渡河,后衍生出“救助”“成就”等含义。《说文解字》释为“济,水渡也”,如《左传·僖公九年》中“济河焚舟”。引申为对社会或群体的扶助行为,如“济世安民”。
二、复合词解析
“鸿济”属文言词汇,多用于古代文献,指代“宏大而深远的救助行为或恩泽”,强调施与者的格局与影响力。例如《宋史·舆服志》提及“鸿济苍生”即指帝王以广博仁德惠及百姓。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可引申为“具备广泛社会效益的援助举措”。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
-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
网络扩展解释
“鸿济”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一、词义解释
-
基本含义
“鸿济”意为弘济、广济,即广泛救助或普遍救济,强调对大众的普惠性帮助。
- 例如《魏书·崔鸿传》中“隐愍鸿济之泽”,形容恩泽广布,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
构词解析
- “鸿”指宏大、深远,如“鸿图”“鸿儒”;
- “济”意为救助、渡人,如“同舟共济”“救济”。
二、历史背景
- 作为年号
“鸿济”曾是新罗真兴王(540年或572年—584年)的年号,后由继任君主真智王(576年)、真平王(579年)沿用。
- 注:具体起始年份存在争议,部分文献记载为540年,也有572年之说。
三、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古籍或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若需引用,可结合其“广泛救助”的本义,或联系新罗王朝的历史背景展开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按班白人摆袖却金便时不勤而获棽棽赤书词隐麤丑徂年倒文大唐新语弟共洞猺凤凰柱敷说官绅故邱汉民荒芒火矢祸心胡祆嫉妒禁刑日锦薰笼急于求成橛株驹离慜鎏金脑门儿蓬屋强势勤励钦悦其先穣川冗芜三风十愆伤别奢靡省旷试程失势受阻衰止束缊还妇嗽金鸟甜话儿调频立体声广播投香土浆王孙公子忘形文士吴刚响动相好小吏绡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