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荼的意思、甘荼的详细解释
甘荼的解释
苦菜的一种。《后汉书·马融传》:“其土毛则搉牧荐草,芳茹甘荼。”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泉流信清泌,原野实甘荼。”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诗:“岂知太平之世飴甘荼,川流不盈泽得潴。”
词语分解
- 甘的解释 甘 ā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甘霖。 自愿,乐意:甘愿。甘拜下风。 姓。 苦 笔画数:; 部首:甘; 笔顺
- 荼的解释 荼 ú 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荼毒(“荼”是苦菜,“毒”指毒虫毒蛇之类,喻毒害,如“荼毒生灵”)。 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古同“涂”,涂炭。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甘荼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甘荼"是一个古雅且富有哲学意蕴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典籍及文化象征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字义解析
- 甘:本义指味美、甜。《说文解字》释为:“美也。从口含一。”引申为美好、情愿、安乐等义。
- 荼:此字含义较复杂:
- 苦菜:是其最古老且核心的含义。《尔雅·释草》明确记载:“荼,苦菜。”指一种味苦的野菜,如苦苣菜类。
- 茅、芦的白花:《诗经》中“有女如荼”形容女子洁白美丽,此“荼”指茅草、芦苇开的白花。
- “茶”的古字:在唐代以前,“荼”字也常用来指代茶树或茶叶(陆羽《茶经》有载),后为区别于苦菜,减一画为“茶”。
- 引申为“苦”、“毒”、“痛”:因其苦味,常象征痛苦、磨难。
二、词汇“甘荼”的合义
“甘荼”并非指某种具体植物,而是将“甘”(甜/美好)与“荼”(苦/痛苦)这对矛盾概念并置,构成一个极具张力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理解为:
- 字面矛盾统一:字面上指“甜美的苦菜”,本身即是一个悖论,强调味道或感受上的对立统一。
- 象征人生况味:更深层、更常用的含义,是象征人生的甘苦交织、苦乐相参。它形象地表达了人生中美好与困苦并存、欢乐与忧伤相伴的普遍哲理。
- 哲学辩证思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刻的辩证思想,如《易经》的阴阳相生、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认识到甘与苦、乐与悲相互依存、转化的关系。
三、典籍与文化中的体现
- 《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此句虽未直接连用“甘荼”二字,但通过对比荼(苦菜)与荠(甜菜),并言苦菜之味竟甘甜如荠,生动表达了主人公在痛苦处境中(被丈夫抛弃)的复杂心境——极度的苦涩中竟尝出“甘”味,深刻揭示了甘苦相依的人生体验。这是“甘荼”哲理最经典的文学源头之一 。
- 《本草纲目·菜部·苦菜》(李时珍):在描述苦菜(荼)的药用价值时,虽未直接提“甘荼”一词,但记载其“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这从医学角度暗示了“苦”(荼)最终能带来身体的“甘”(健康、舒适),体现了苦尽甘来、以苦为补的养生观念 。
- 禅宗与文人意境:在禅宗公案和文人诗词中,“吃茶去”、“茶禅一味”等思想,也蕴含着在平淡(甚至苦涩)的日常生活中体悟真味(甘)的哲理,与“甘荼”的象征意蕴相通。
总结
“甘荼”一词,超越了其字面所指的具体植物(如甜味的苦菜,此解罕见),其精髓在于以味觉的“甘”与“荼”(苦)为喻,深刻象征了人生境遇中美好与困苦、欢乐与忧伤相互依存、交织转化的普遍哲理。它源自《诗经》等典籍对生活经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看待祸福、苦乐的智慧,提醒人们认识到生活的复杂性与矛盾统一性。
网络扩展解释
“甘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甘荼(gān tú)指苦菜的一种植物。古代文献如《后汉书·马融传》提到“芳茹甘荼”,南朝鲍照诗句“原野实甘荼”均指向其植物属性。
二、引申含义
在成语用法中,甘荼因其苦味特性,被引申为比喻艰苦的境遇,例如形容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提到“比喻艰难困苦的境地”)。
三、语义辨析
需注意“甘”在此并非表示甜味,而是作为修饰词,可能与方言或古汉语用法相关。部分文献(如)提到“甘”有“与‘苦’相对”的释义,但结合权威来源,此处“甘”更倾向描述植物特性而非味觉对比。
四、文学引用
清代顾炎武诗句“太平之世飴甘荼”中,通过甘荼与糖饴的对比,暗喻社会变迁中的苦乐交织,体现了该词在文学中的象征性运用。
提示:若需查阅具体古籍原文或植物图谱,可参考《后汉书》、鲍照诗集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半导体整流器傍险变面藏行擦音驰军黜挫春葩丽藻措手不及错刑丹砾刀笔吏得能动画片儿度长絜短妒羡風言風語佛祖覆爱过实锅庄顾身顾绣禾雉昏愦夹马营景靡跙踏蜡扦林闾论平鲁义姑马店慢慢悠悠秘方摩托化步兵内傅辗轹排扺畔离泼寒求友容人飒纚上戊双边贸易睟容碎银誊造挺而走险偷贼推毂推亡退有后言晩实稳浃卧底无甔像章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