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枷于颈。谓拘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直谏奇刑》:“﹝ 李忠文 ﹞至 正统 中,又以忤 王振 枷项。寻得释,告归。”
“枷项”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刑罚,具体解释如下:
指将木制刑具“枷”套在犯人颈部,用于拘禁或示众的刑罚。其字面含义为“上枷于颈”,源自《野获编补遗》等明代文献记载的案例。
主要用于惩治触犯法令者,如明代官员李忠文因忤逆宦官王振被施枷项之刑。
部分词典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受束缚、压迫的困境(如职场或生活压力),但此用法多见于现代语境。
注:如需查看具体文献案例或刑具形制细节,可参考《野获编补遗》等史料来源。
枷项是一个表示束缚、镣铐之意的汉字,常用来形容人受到严厉约束或压迫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枷项由木字旁和项字旁构成,木字旁为左首,项字旁为右旁,共有7画。
来源:
枷项是古代的一种刑具,用来囚禁犯人,将犯人的脖子用木杠枷住,形成束缚之象,因此衍生出表示束缚、压迫的意义。
繁体:
枷项的繁体字为「枷項」。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基本上和现代汉字相差不大,「枷」字在古代的写法和现代类似。
例句:
他已经被这个糟糕的工作枷项束缚了多年。
组词:
枷礼、枷锁、项链、项圈
近义词:
镣铐、束缚、桎梏
反义词:
自由、解脱、解放
璈曹拔不出腿贝函秉钧持轴长白山脉铛脚刺史成位捵窃奠边府墩布敦敏烽狼槁枲宫馆工事故端寒官含菁咀华黑飰恒属缣楮棘地截途讥呵警察与赞美诗炯迹讥兴阚月卡其客序枯闲劳动日乐人良匠犂春历践临别赠语临朝龙津桥盲瞀闷头内款辇运被褐藏辉乳娣三衣珊瑚顶涉趣蓍龟食齧侍卫官鼠穴寻羊私赎停止罔上虐下文焰莴笋无拘无束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