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拟柱体的意思、拟柱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拟柱体的解释

所有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面体。两个互相平行的面称为拟柱体的底面,其余的面称为拟柱体的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拟柱体的高。设拟柱体的上、下底面和中截面面积分别为q1、q2、q0,高为h,则其体积v=16h(q1+4q0+q2)。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拟柱体是几何学中一类特殊的立体图形,指上下底面为平行多边形(包括圆形)、侧面由梯形或矩形构成的几何体。其核心特征在于所有顶点均位于两个平行平面上,且侧棱为直线段。该概念可视为柱体概念的扩展,允许底面为任意多边形而非仅限于全等多边形。

根据《数学辞海》定义,拟柱体的数学表达式为: $$ V = frac{h}{6}(S_1 + S_2 + 4S_m) $$ 其中$h$为高,$S_1$、$S_2$分别为上下底面积,$S_m$为中截面面积。这种体积公式对棱台、圆柱、棱柱等特殊拟柱体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一性质被收录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

典型实例包括:

  1. 截头棱锥(当底面为相似多边形)
  2. 楔形体(一个底面退化为线段)
  3. 球台(球面被两个平行平面切割所得) 此类几何体在工程制图、建筑结构设计及地质勘探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其力学特性分析可见于《工程力学基础教程》。

网络扩展解释

拟柱体是一种几何概念,指所有顶点均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面体。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定义与结构

  1. 基本定义
    拟柱体的上下底面是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边形,侧面可由三角形、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组成。两底面间的距离称为高(h),其他面统称为侧面。

  2. 分类与示例
    常见的拟柱体包括棱柱、棱台、平行六面体、反棱柱等。例如:

    • 棱柱:上下底面为全等多边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
    • 棱台:底面为相似多边形,侧面为梯形。

体积计算公式

拟柱体的体积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V = frac{1}{6}h(Q_1 + 4Q_0 + Q_2) $$ 其中:

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实例或公式推导,可参考高权威性数学词典或几何学教材。

别人正在浏览...

白相阪阻剥戮不待见槽口城窟陈谏车条翠虚达览丹赭得意洋洋顶篷斗絶一隅断珪缺璧顿首再拜发酒疯凡微肥甘轻暖分损佛律附理根雕诟丑骨力函答黑矟圜陈黄颊鱼化蛇会稽价购捷蹀基极九方臯嬾版懒骨头六义涖职喽罗履忠马褥子密封弭口默揣南卷胖嘟嘟劈头劈脸十字霜歌睡觉叹悲袒膊田青唯妙唯肖物卢乌朕花香榭小舍小夏侯